论年鉴的发行与实际应用.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年鉴的发行与实际应用.doc

论年鉴的发行与实际应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提高年鉴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读志用志入手变资源优势为服务优势作者佚名摘自未知发表2010-1-2711:02:50编修地方志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湖北已取得了一批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帮助人们了解历史知识,认识社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在在许多管理者、建设者中,具有宏观的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知识,而缺乏当地微观的地情和社会文化知识的问题,已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党政干部中对本地以及湖北历史知之甚少,在青年学生中对湖北的过去更是一片茫然。在这种情况下,要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困难的、也是十分艰难的。因此,无论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还是帮助各类管理者、建设者调整知识结构,还是推进地方志事业的科学发展,都需要大力开展读志用志(包括读志用鉴)活动。认清读志用志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增强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是地方志“功用”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读志用志”是“开发方志资源”约定俗成的简称。翻开地方志发展史,我们就会明白,人们对地方志“功用”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变化。最初的地方志是顺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功能主要在于“辅治”;西汉以后的地方志主要形式即地记;隋唐时期,出现了官修志书,其内容对政治和军事决策参考的作用日见重要;到宋代,方志内容更广泛,作用更大,郑兴裔提出了方志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有重要的存史镜鉴作用,其二起到政治参考作用,其三具有教育作用。这个提法开辟了方志“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之说的先河;明清以后,地方志及其理论发展逐渐成熟,方志界对方志功能认识趋于统一,普遍将地方志的功能解释为“存史、资治、教化”;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之风盛行,世人视野的开阔,人们对方志功用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民国时期,黎锦熙先生提出了“创‘四用’(即科学资源,地方年鉴,教学材料,旅行指导)的功能”;新时期方志记载范围更广泛,门类更加齐全,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方志的功用有了更新的认识,除了传统上普遍被认同的“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外,人们还认为新的功能有: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为地方的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地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宣传作用等等。随着地方志“功用”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不断增强,地方志已由单纯的为治政服务变成为全社会服务,这就在客观上出现了社会对用志工作的迫切要求。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是实现地方志“价值”的客观需要。地方志书作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是不可忽视、不容抹杀的。然而,地方志书的这种功能是潜在的,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转化才能实现。如同一项刚问世的科研成果一样,这样的科研成果仅仅是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变成产品和商品销售出去为社会所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再优秀的科研成果对社会也是没有意义的。开展读志用志活动,或者说开发利用志书资源的工作,恰恰就是实现转化的必要途径。只有让志书真正走向读者,走向社会,志书本身的价值才能实现,志书资政、育人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看到,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一个值得人们重视和研究的新特点,即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过去总是认为经济实力是硬实力,文化力是软实力,近20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整体上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正在部分地向着硬实力转化。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官修之书,是具备高权威性、高可信度、大信息量的地方文献,蕴藏着巨大的软实力,将其转化为硬实力,主动进行开发利用,把它作为一种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参与到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地方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总结过去各地因地情资源不清导致建设发展失误的教训,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地情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各级地方志工作人员怎样转变思想观念,利用资源优势为社会服务?怎样积极探索用志新途径,拓宽用志新领域,使地方志工作在开拓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急需解答的课题。努力查找读志用志工作的薄弱环节,摒弃重修轻用、重存放轻服务和“一本书主义”的片面认识一个时期以来,地方志工作机构在读志用志方面开展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