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5治水必躬亲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治水必躬亲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治水必躬亲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治水必躬亲【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的文言词语,准确理解文意。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学习古人做事躬亲、做人清廉的美德。【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点的文言词语。2.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学法指导】课前充分熟悉课文,课堂上小组合作为主,老师加以点拨,解决文言文翻译关;进而把握文章结构,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泥于掌故()wàng意()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亲劳胼zhī()()非zī询不穷其致()好yì而恶劳()()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躬历山川()非咨询不穷其致()()亲劳胼胝()好逸而恶劳()布袍缓带()远嫌而避怨()二、读一读⑴一读课文,要求:慢读,读准字音及句子停顿。⑵二读课文,要求:细读,读懂课文内容。小组合作疏通课文,对疑难字词句提出质疑,教师答疑,全班交流疏通全文。补充重点词语:泥、盖、如是、举、计;重点句子: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三、想一想⑴默读课文,概括各段主要内容,思考: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⑵探究:作者证明自己观点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文章列举海瑞事例有何作用?(3)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讲一讲文中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海瑞形象?并结合教师补充的海瑞资料,丰富对海瑞形象的认识。【补充资料】海瑞一生爱民抚民,为民除害,但他的生活异常清苦,他从未置买田产,只在母亲去世时靠别人帮助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海瑞去世前几天,曾退还兵部多送的七钱银子,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因海瑞的妻子、儿子早逝,其丧事还是由外人来代办的,在人们把海瑞的灵柩运回故乡那一天,当地的百姓都自发地穿白戴孝哭送他,为他送行的队伍就长达百里。四、练一练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解释加点词语不可执一()泥于掌故()是以必得躬历山川()盖地有高低()则事不举()()未尝横索一钱()2.解释一词多义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以情动人()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别有情致()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鞠躬尽瘁()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举世闻名()2.翻译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3.用课文原句作答(1)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2)治水要注意哪些现象?(3)作者认为“事不举”、“水利不兴”的必要原因是什么?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章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5.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举一例加以说明。四、拓展延伸阅读《过家门不入》,完成文后问题。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①;卑②宫室,致费于沟淢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④九泽,度⑤九山。令益⑥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⑥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史记夏本纪》)注释:①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②卑,本意为矮小;③淢,xù沟渠;④陂,bēi添塞;⑤度,翻越;⑥令益,后稷,都是人名。1.请从本文中摘录原句回答:能够证明观点“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的句子。2.结合文章语句,分析大禹值得后人学习效仿之处。3.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例吗?参考答案课堂巩固2.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真实情况)以情动人(感情;情感)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事理)别有情致(情趣)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自)鞠躬尽瘁(背部,代指身体)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成功)举世闻名(全)3.用课文原句回答。①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②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③作者认为“事不举”、“水利不兴”的必要原因是什么?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益,远嫌而避怨4.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表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