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实选择:构建农地金融制度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实选择:构建农地金融制度1.doc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实选择:构建农地金融制度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实选择: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者贵昌卢玮朱霁(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昆明650222)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缺位的基本现实,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现状和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在学习借鉴国外农地金融制度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基本设想。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地金融制度;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4月26日发布的《中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71288万人,比重为53.4%。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为3.33:1。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农地金融的客观必然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已大幅改善,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就当前来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仍是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金融抑制、金融服务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农村金融服务欠缺目前服务于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金融的逐利性、农业支持的低利润和高风险性使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各金融机----------------------------------作者简介:者贵昌(1963.11----),彝族,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卢玮(1964.01---),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霁(1981.04----),女,湖南衡阳人,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构陆续从县域撤并,向城市转移,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金融服务空白现象,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失。我国银监会2008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中指出:“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108173个,占全国机构网点总量的57%,平均每个县(市、区)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3.63个,每个镇(乡)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56个。全国尚有无金融服务机构及网点的县(市、区)下的镇(乡)达2868个,有一家营业网点的乡镇为8901个。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均设在县级及以下地区,存款余额4.31亿元,贷款余额仅为2.26亿元。”说明约有50%的资金处于外流状态。(二)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151亿元(包括粮棉油收购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和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比重为24.8%。而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合计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83.8%。其中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90%以上的贷款是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资金贷款,在支持“三农”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每年通过金融机构流出农村资金达3000多亿元。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虽然逐年上升,但对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999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06年不及8%。(见图1)图11980—2005年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编制。(三)农户贷款难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贷款需求从满足于生活需要的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小额资金需求,扩大到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规模生产经营及产业化升级的大额资金需求。巨大的资金需求与农户信用等级低、抵押能力弱形成强烈的反差。(见图2)图21978—2005年农村的贷款需求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金融年鉴》数据计算编制。农户贷款需求形成巨大缺口,并且越来越显著。其中:农村应得贷款是根据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乘积计算而得,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用农村生产总值在整个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来表示。据银监会统计,2007年末,中国有农户约2.3亿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其中,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为78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9%。占贷款需求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