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美丑不等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丑.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作品的美丑不等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丑.doc

作品的美丑不等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品的美丑不等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丑艺术作品的美丑,决不等于作品中个别艺术形象的美丑,二者不可以混为一谈。易言之就是说:纵然作品所刻化塑造(即所描写反映)的各别艺术形象是丑的,(丑的现实事物的典型艺术形象)只要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正确,作品的艺术品质是好的,且其艺术技巧又恰与之相应、相称,则仍无损于其作品成为美的作品。反过来也可以说,尽管那种作品是美的,亦并不等于其所刻画塑造的各别丑恶事物本身的典型艺术形象因而也美了,虽然它们由于存在在美的艺术作品中,成为美的艺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确实还是构成整个作品的艺术美之一方面要素,(就其从反面起对美的衬托作用言)然而那些个别的丑的艺术形象,却并不能够因之变质转化成为美的艺术形象,那种个别的丑的艺术形象本身,仍然只能是丑的而不是美的。那种形象的丑,就是那种各别丑的典型艺术形象之独有特征的性质。不过,有人也许会说:那种各别丑的艺术形象,既然已是“艺术形象”,而非现实里原型事物的“自然形象”了,那么,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来说,它的艺术品质,当然也是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内容方面主题思想之好坏性质决定的,因而只消通过它所表现的内容方面主题思想正确,也就应当是个“好的”艺术形象,具有“好的”艺术品质,于是也就应当承认它同样地是美的艺术形象,而具有艺术范畴的美了。乍看这种推论似乎很合逻辑,可惜这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论,却并不符合具体客观事实。具体客观事实是:那种丑的艺术形象,作为“艺术形象”之艺术品质,诚如所说虽然的确也真是好的,而不是坏的,但它之所以是好而不是坏,确乃恰因它所刻画塑造的,正是丑的而不是美的形象的缘故,正因它是真实而且典型地暴露出了丑恶对象的丑恶本质,及其作为丑恶本质之外部表征之丑陋形象的缘故。正因它把丑恶事物之有诸内而形诸外的丑陋形象本来面目更集中、更概括、更精要、更突出地刻画塑造得淋漓尽致,原形毕露,而并未曲为辩护、妄加粉饰、代作遮掩的缘故。所以才有艺术的美学价值,才能给予欣赏者以美感。请特别注意:凡有“美学价值”的东西,并不等于都是本身就美的东西,正面事物形象的“美学价值”固然由于它们是美的。反面事物形象的“美学价值”,则是由于它们是丑的。前者的美学价值,因其形象愈美而愈高。后者的美学价值,因其形象愈丑而愈高。前者的美学价值为“正”价值,后者的美学价值为“负”价值。事实就是这样,道理也就是这样。无妨想想各种丑角戏,虽然戏演得的确很好,而且很美,颇能给予观众以美感享受。但那戏中角色,却不因而被称为“美角”,还是被称为“丑角”。何以故?难道不也正可以说明戏的美丑和角色的美丑,本非一件事情吗?无可否认:郭戈里的“死魂灵”的确是部很美的小说,但它真实生动地反映出的那个吝啬到了非常愚蠢可笑不近人情的地主泼留希金的典型艺术形象,却是极丑的。罗丹的“欧米尔”那座雕刻,的确是件美的艺术品,然而其所塑造的那个老妓女如腊肠般的干瘪肢体的形象本身,却真丑极了。奇怪的是:有人偏因惑于艺术原以表现美的内容为主旨,为美斗争为目的,于是硬说凡属艺术作品,似乎就都一律只能是美的,凡属艺术形象,也都一律只能是美的;从而居然否定“艺术丑”之存在,甚至曲为之说什么自然丑在艺术中都必转化成艺术美云云。其实并不是那样。美的艺术作品可以包含丑的艺术形象,上面已经谈过了,那么“美的”艺术形象是否亦可构成丑的艺术作品呢?这类例证也并不缺乏,如像我国过去和外国现在不少为反动派服务的艺术家所作反动派头子的画像,或者粉饰、美化腐朽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那类坏艺术作品,其中各别具体事物的艺术形象,虽然都不丑,甚至相当“美”,然而那种作品本身,整个说来却只能是丑的,没有艺术美,不能给予我们以美感。还有某些歪曲丑化(无论出于有意或无意)正面事物和人物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是美的,只能是丑的。(本文档由HYPERLINK"http://www.pinxue360.com"www.pinxue360.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