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提琴初级教程第一课第八课第15课第二课第九课第16课第三课第十课第17课第四课第11课第18课第五课第12课第19课第六课第13课第20课第七课第14课小提琴(意大利文:ILviolino)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基本构造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面板、侧板、音柱等。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小提琴有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方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的振动,并造成共鸣箱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弹弦等演奏技巧。琴弓作为乐器的附加物,最早出现在拜占庭帝国时代,但其价值就如平民老百姓一般身份低下,究其原因是与弹拨方法所产生的声音相比,运弓生成的音质实在是太弱。到11世纪伊斯兰征服者入侵西班牙时,把琴弓带到了欧洲,不到100年的时间即为西欧社会所熟悉,并被广泛使用。第一课请记住小提琴各部分的名称。其作用有二:1.这对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是必知的常识;2.在以后的学习中讲到一些知识时会用到,便于更简明地操作。小提琴是由大约70多块不同的木片组合而成的。漩涡状的琴头是提琴独有的特征,四根弦G、D、A、E的锥形调音弦轴是由积久耐用的青龙木或黄杨木制成的。弦轴箱的后倾斜面绷紧了跨过乌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个勾槽,用于确定弦的位置,并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让左手手指能在纸板上压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颈上,整个琴颈及漩涡状的琴头和弦轴箱是由一块枫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从弦枕端开始增加宽度,使跨过琴桥的弦有渐渐增宽的间隔,以便运弓。琴身的框架是由侧板构成的,由六块薄枫木侧板于加热后弯曲定型而制成,接合处的内部用木块加强。六块侧板构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侧板、向内弯的中侧板(C侧板)、以及较宽的下侧板。琴身背部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两块相配的枫木制成,可分为一块式及两块式的背板,一块式的背板可由"板状切割"或"沿径切割"获得,而两块式的背板则是由"沿径切割"获得,在二块式背板制作过程中央接缝及水平面上的图案对称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间部分部分留下大约5公厘的精确厚度,边上大约减至2.5公厘。拱形的高度和形状以及精确的厚度是决定小提琴音质的基本因素。琴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的,但用的却是云杉木(PiceaAbies),精确的厚度为3公厘。在前后边缘有一狭窄的镶条,又叫饰缘,镶边既能作为装饰又能防止边缘发生裂变。琴面上开了两个音孔,以形状命名为f孔。琴桥只靠弦的压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响音质的关键所在。音柱是圆柱型的木头,紧贴着琴身,对于音色很重要。一个很小的移动都可能改变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长或太短,这样都会影响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长很可能会使你的琴面产生裂缝,太短的话可能会在你弦松掉时音柱也一并松掉。如果你的提琴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