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天地八》教学设计《语文天地八》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天地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语文天地八》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展开拓展阅读,了解“看”的学问;从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对比中得到启示。2.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3.对爱迪生的故事展开讨论,积累学习方法和生活的小窍门。重难点,关键1.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2.针对爱迪生的故事展开讨论,积累学习方法和生活的小窍门。课时划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两项学习任务,阅读《“看”的学问》和《管道》。二.学习《“看”的学问》1.轻声读文,思考“看”有哪些学问。2.讨论:“看”都有哪些学问?3.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么样观察事物的`?三.学习《管道》1.提出要求,引导速读。2.学生自由速读,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速读的体会。4.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第二课时揭示任务,导入新课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题交流1.默读故事,理解内容这则故事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针对故事,开展讨论。3.教师小结。完成《初显身手》1.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小窍门。2.课件出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引导评议。3.评选班级“智多星”。4.课外延伸:毛遂自荐当主编将全班同学提供的好方法,好窍门编成小册子,名曰《智慧万花筒》。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学生将上节课讨论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小窍门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第三课时作业设计继续习作《语文天地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练习习作。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子的积累。教学难点: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法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继续指导学生做摘录笔记的方法。观察词语的特点。摘录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类型积累。根据不同的类型积累词语二、读一读。初显身手。小组合作玩游戏“传口令”。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三、制定规则。依照规则重新做游戏,继续修改规则中的不足。感悟规则的好处。四、课堂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诺言》。根据课题提出问题。1.什么事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2.分角色读对话。3.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4.交流笔记。5.拓展练习。6.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二、习作。1.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2.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3.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板书设计:注意:(1)观察游戏的过程。(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第三课时一、习作训练【习作要求】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的生活,选择以下一种情况写一写。在规则面前,我……为你喜欢的游戏写玩法说明和游戏规则。二、导入习作主题。本单元的学习中围绕的主题是什么?(规则),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写规则。三、引领审题,打开思路。指名说说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在规则面前,你是怎么做的?你见过哪些规则?指导构思,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全班讨论。四、完成习作。教师点评。学生思考习作思路。学生开始习作。修改习作。誊抄习作。《语文天地八》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畅所欲言”,引起学生对“角度”这一单元主题的更深理解和思考,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处理事情。2、通过“初显身手”培养学生有平日里,在生活中要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3、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本单元的习作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行习作。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畅所欲言一、对比导入: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同学的作业,你们互相传阅,告诉我你想说些什么?(生说)你们知道老师要说什么吗?(师说)为什么你们和我说的不一样呢?因为你们和我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二、交流1、回忆生活中是否有两人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的事情(学生互相交流)2、你当时怎么想的?三、讨论:有时,老师和你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意见分歧,这时该怎么办呢?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初显身手一、课前准备:学生每个人为校园画一幅画或拍一张照片。二、展示:三、畅谈:说说自己画这幅画的理由、拍这张照片的考虑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指导习作内容:假如我是……教学过程:一、谈话: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内容,既可以把自己当成某人,也可以把自己当成某物。二、指导选材:1、引导学生选准写作的角度,真正地从选择的立场出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