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管理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会工作与管理论文.doc

社会工作与管理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和实务经验,熟悉社会政策,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及反思能力,并在中国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研究领域扮演核心角色。2.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掌握国际国内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及趋势;(3)具备牢固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和视野广阔的理论分析能力,熟悉我国社会政策;(4)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5)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能力和反思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三、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一般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四、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1、实行学分制,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按照教学计划和相关规定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2、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3、重视实习环节,学生须在专业教师督导与机构督导指导下,于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于800小时的专业实习;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服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五、课程设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总学分应不少于36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专业及领域课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专业实践实习6学分。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公共课1259010002政治理论课1603研究生院考试1259010001外语1703研究生院考试专业及领域课1259010021社会工作理论1543周永康等考试1259010022高级社会工作实务1543齐芳等考试1259010023社会工作伦理1362陆林等考试1259010024社会研究方法2543潘孝富等考试1259010025社会政策分析2543秦启文等考试1259010026学位论文研修2362导师组考查选修课1259010051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1362格明福等考查1259010052福利社会学1362何健等考查1259010053发展社会学1362甘会斌等考查1259010054社会保障制度1362梅哲等考查1259010055当代中国社会问题2362陆林等考查1259010056社会统计分析2362石伟等考试1259010057个案管理2362张永红等考查1259010058社会工作督导2362杨爱华等考查1259010059社会服务组织管理2362杨毅等考查1259010060社区发展项目规划与评估2362周永康等考查1259010061农村扶贫与发展研究2362李强等考查1259010062中国乡村治理研究2362周绍宾等考查1259010063城乡统筹与社会工作2362王志章等考查1259010064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2362刘云艳等考查1259010065学校社会工作2362冯维等考查1259010072医务社会工作2362张龙杰等考查1259010066亲子关系辅导2362张永红等考查1259010067心理咨询与辅导2362潘孝富等考查1259010068中外社区建设比较研究2362杨刚等考查1259010069城市社会工作2362张海燕等考查1259010070城市社区矫正2362汪力等考查1259010071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2362陈永等考查必修环节人文社科讲座(不少于8次)1-2提交报告手册,学院核查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完成)2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文献综述、选题报告各一份专业实践环节(分2次进行)1-3800小时6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计划、周记、总结等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学生学位论文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从开题论证日至论文答辩日)不得少于1年。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实践,具有明确的社会工作背景和实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相关服务、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项目设计与评估、实务研究、政策研究等。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论文写作必须规范(包括对参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