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常见物理解题方法doc--高中物理.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常见物理解题方法doc--高中物理.doc

2010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常见物理解题方法doc--高中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级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材料专题七常见物理解题方法1、隔离法和全体法合理选择研讨对象.这是解答力学问题成败的关键研讨对象的拔取关系到能否得到解答或能否顺利得到解答.当拔取所求力的物体,不能做出解答时,应拔取与它相互作用的物体为对象,即转移对象,或把它与四周的物体当做一全体来考虑,即部分的看一看.全体的看一看.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全体法;在分析系统内有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全体法和隔离法是相对的,二者在必然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所以解决问题时决不能把这两种方法对立起来,而该当灵活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为使解答简便,拔取对象时,普通先全体考虑,若不能解答,再隔离考虑。如需隔离,准绳上选择受力情况少,且又能求解未知量的物体分析,这一思想在牛顿定律中会大量体现。图1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即a=g,则小球鄙人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命题意图: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运用能力及灵活拔取研讨对象的能力.B级要求.图2错解分析:(1)部分考生习惯于具有相同加速度连接体问题演练,对于“一动一静”连续体问题难以对其隔离,列出正确方程.(2)思维缺乏创新,对全体法列出的方程感到疑惑.解题方法与技巧:解法一:(隔离法)木箱与小球没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须用隔离法.取小球m为研讨对象,受重力mg、摩擦力Ff,如图2,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f=ma①取木箱M为研讨对象,受重力Mg、地面支持力FN及小球给予的摩擦力Ff′如图3据物体平衡条件得:FN-Ff′-Mg=0②且Ff=Ff′③图3由①②③式得FN=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N′=FN=g.解法二:(全体法)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也可拔取全体为研讨对象,依牛顿第二定律列式:(mg+Mg)-FN=ma+M×0故木箱所受支持力:FN=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压力FN′=FN=g.2、等效法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讨和处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在中学物理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分电阻、平均值、有效值等,都是根据等效概念引入的.它是研讨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命题人的指点思想很明确,那就是力求所命题目的创意新、背景新、过程新但若从题目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上看,其本质还是我们常见的物理模型.要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提高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进而对物理模型进行等效转化,将较复杂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相对较为简单的物理模型,然后再去运用我们熟知的规律去列方程,这样将会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更有益于对问题的正确解答。例2: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受到大小恒定的空气阻力作用,设其上升阶段的时间为t上,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t下,试比较t上与t下的大小关系。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1和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因物体上升阶段用的时间与从最高点以加速度a1落回抛出点用的时间相同(等效),故此问题相当于比较两个从最高点开始下落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的过程的运动时间。解: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即由,H相同,因al>a2,故t上<t下故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答案:t上<t下解后反思:此题如采用常规做法,用运动学公式直接讨论,上升时间的话,解题运算过程将复杂一半以上。例3:用细的不导电的塑料棒弯成半径为R的圆弧,如图所示,A、B间的空隙为L,将电量为Q的正电荷均匀分布于棒上,求球心O处的电场强度(R>>L)。图4分析:设想将AB间的空隙用塑料棒补起来,并使其带上相应的同种电荷,那么圆弧就变成圆环了。据对称性,该带电圆环的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必然为零;由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图中带电圆弧在O处产生的场强应与L段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由于R>>L,所以L段带电塑料棒可视为点电荷,其电量为所以圆心O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方向与L段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圆心O指向AB的中点处。解后反思:该题似乎超出了中学物理的范围,但是如果利用等效的观点、去分析,其本质还是点电荷的物理模型。例4: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0.36Ω。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