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doc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科学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它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从观察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猜想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出事实数据进行解释分析,最后得出科学结论,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平台,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民主、和谐相处,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实验了解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也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能提出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提高抗弯曲能力的假设;能根据假设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分组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教学准备:学生:1、每组一定数量的硬币,钩码一盒,固体胶、3张同样大小的纸、瓦楞纸(3层)每组一份、架纸梁的盒子1个。2、每组实验记录单一份。教师:制作瓦楞纸的牛皮纸数张;ppt课件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3分师:我们上节课了课学习了《抵抗弯曲》,出示一张纸,请你预测一下抗弯曲能力,能承受多少个硬币(垫圈,回形针)?生:1个;2个师:三张纸,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吧?(板书:抗弯曲能力)能承受一个钩码的重量吗?生:不行。师:我行!出示纸板!演示,帮我数。预设1:生:1.2.3.4.……真厉害。师:你觉得我是怎么做到的?生:老师里面放东西了;不止三层;纸变厚了;纸改变形状了,所以厚了;预设2:生:老师里面放另外东西的。……师:我也只是三张纸,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检验。二、探究纸板承重的秘密。师:看看我这张纸抗弯曲能力强的秘密在哪里!(板书:秘密PPT:用解剖的方法观察)师:几张纸?有没有增加材料?那我是怎么做到的?生:3张;没有;生:中间这张纸变波浪形了(改变形状了);(板书:形状,W)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师:从这个实验中可以说明这种形状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那其它形状呢?(板书:问号。)生:……师:这张纸还能折成哪些形状?生:L、○、□、△、…(板书:L、○、□、△…,并出示各种形状的纸。)师:可以折成这么多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怎么样呢?生:做实验。师: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生:垫圈要放中心;轻轻放;桥墩的距离不能变;(PPT出示)温馨提示1、放重物:放中间、轻轻放;2、任选3种形状,各测试一次;3、数据记录在表中,并上台输入大屏幕。师:请拿出记录表和钩码、硬币,每组挑选三种形状进行研究。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擦掉问号)生:1、改变形状、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2、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不同;师:,为什么改变形状,抗弯曲能力就增大了呢?(PPT出示讲解,板书:减少宽度,增加厚度)四、实践运用师:你觉得这些材料为什么做成空心的?师:你能不能利用今天的发现,设计一张纸板。板书设计: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改变形状增强抗弯曲能力一WLU口工…减少宽度增加厚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