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度量》教案《角的度量》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角的度量》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己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具准备:教师用的活动角和量角器各1个,为学生每人印制120°和50°的两个角,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1个,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角的大小出示活动角,提问: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学生讨论,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我们以前学习量线段,是用厘米、分米、米来度量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样度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认识量角器:走迷宫,找城堡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你看到了些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看到些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指出量角器像个大迷宫不容易看明白,在这个迷宫里有4座大城堡: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3、出示教师用的量角器,请同学们一起走走迷宫,把你找到的4大城堡指给同学看。并指出内刻度线的0°刻度线、外刻度线的0°刻度线,结合学生的交流,指出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观察1°角的大小。三、学习量角、编儿歌1、我们认识了量角器,了解了4大城堡,你们会量角了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照书上的样子试着量角。2、组织学生交流量角的'感受。提问:有没有兴趣把量角的过程编成儿歌呢?3、用量角器量印在练习纸上的角(50°的),把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编成儿歌,发挥集体智慧。提问:拿着量角器量角,第一步干什么?用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师生共同操作,这一操作过程简单点怎么说?学生议:(点对点)板书。第二步干什么?怎么编儿歌?再用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学生初议(线对线或线对边)师生依次分步操作,找关键字编儿歌:“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追问:这另一边的度线上有两个刻度,应该读哪一个度数?为什么?儿歌怎么补充?全班讨论,把儿歌板书完整。“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外数外,0在内数内”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学生试着量出练习纸上的另一个角(120°的),先估计,再边读儿歌边度量。让学生说说怎样量角,怎样读出度数的。《角的度量》教案2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通过生活实际中对角的认识来掌握角的两种概念.2.使学生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法.3.使学生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法.教学难点单位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什么叫射线?由一点能画出几条射线?如何表示射线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并口答,画出两条射线就可以了.二、引入新课问学生图1是小学时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是角,教师板书课题.1、4角1.角的定义:提问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过角,你们是怎么认识角的?在生活中你看到角的形象吗?由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如桌面上的角,钟表表盘上长短针之间构成角,圆规两脚张开口后构成角等等.教师说明,角是研究平面几何时常用的一种图形,首先学会定义.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要明确组成角的两个条件:(1)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2)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这点叫角的顶点.从我们想象圆规两脚张开形成角的过程得到另一个定义:一条射线OA由原来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另一个位置OB所成的图形.教师用一教具演示,并画图2说明旋转的边OB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有时称为角内.两条射线为角的边,有时要在边上取一点,就是指射线上的点.其它平面部分叫角的外部,有时称为角外.2.平角、周角的概念由于小学已学过平角与周角,所以教师用教具演示到平角及周角时,提问学生答出两种角的名称.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3平角定义: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注意直线与平角的区别在于平角要有一个顶点O,还可以从起始位置向终止的位置画一个带箭头的弧线.在讲周角的定义后,说明画图时为了表明是一个周角,可以由起始位置向终止位置画一个带箭头的弧线,并写A、B两个字母表示是两条射线,如图43.角的表示法:角的符号为“∠”后面加上表示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的三个大写字母,且角的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1)图2中的角记作∠AOB或∠BOA,读作角AOB或角BOA.(2)图3中的平角记作∠AOB读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