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识字教案实用的识字教案范文集锦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识字教案篇1【教学内容】本课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斤、折”等8个要求会写的字;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教学内容】1、会认“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从谚语中体会道理。【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课内外活动进行教学。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读出节奏感,体会语言的美。要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插图,鼓励学生运用了解的汉字构字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自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熟读词语,动手动脑,记忆字形。在小组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组长领读等方式进行反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语的练习。可用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验质疑,导入课题1、体验:折一根筷子和折一把筷子。2、质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与它相对应的一句话。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团结合作的几条谚语。二、朗读感悟,理解词语1、初读自悟,自学生字的读音:⑴自读课文,读准字音。⑵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⑶把自己喜爱的谚语读给伙伴听。⑷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文中谚语的理解。⑸合作展示:一位同学读谚语,另一位同学说说对谚语的理解。2、朗读背诵谚语:⑴老师引读谚语;⑵看图画、实物,再朗读。⑶熟记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三、指导认字1、我会读:⑴对照图画,学生自由朗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用笔轻轻的`标出来,结合图画和小树叶中的音节自读生字。⑵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词语,认真听,比比谁读得好。2、我来读:⑴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的最准确、最流利。⑵出示词语,请学生抢答。3、我来认:课件出示生字:移、谋、柴、焰、易、折、搓、绳⑴学生自己试读生字。⑵小组内互相帮助,互读。⑶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进行口头组词语)⑷分小组读生字、齐抽卡片抢答。4、我来记:你觉得哪个生字朋友的模样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和大家说一说好吗?四、课外阅读在课外书中找找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用笔或用脑记下来,比比谁记得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请学生认读:移动参谋火柴火焰容易折断斤两单独搓绳子自己读,然后抢答。2、做“找朋友”游戏,让学生把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读音下面,看谁贴得准、贴得快。二、展示读背1、展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谚语。2、与伙伴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3、会背谚语的同学展示背诵。三、学写生字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斤折挑根独满容易小组内读生字。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要写的八个字,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好?3、汇报交流。4、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边评议边写。5、学生独立练写,教师巡视评价。四、完成课后“看看写写”的练习1、独立练习。2、同桌相互检查。【板书设计】识字五团结力量大【教学后记】本课的谚语比较容易懂,学生通过自己朗读感悟、小组讨论交流,谚语的意思基本能够体会出来。再加上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基本能够当堂背过。书写生字时,如“满、容”很容易写错,针对这些情况进进行写字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识字教案篇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教学目标:1、会认“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朗读谚语。教学难点: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验导入,识记生字1、导入,揭题。2、同桌互读,帮助对方正音。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读音是否正确。4、自主识字(说说你是怎么记的?)5、通过组词巩固识字。移()谋()柴()焰()易()独()折()搓()斤()二、指导写字1、自由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的?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范写几个学生觉得难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挑”的笔顺“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满”的结构3、生练写4、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二、朗读谚语,感知含义。1、自读谚语,理解谚语,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