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考试资料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20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理考试资料学习教案.ppt

药理考试资料学习教案.ppt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2氯丙嗪锥体外系反应原因,用L-Dopa可否?原因?锥外体系反应: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D2-R的同时阻断了黑质-纹状体D-R,发生锥外体系反应。L-dopa:在脑内转变成DA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足,从而抑制胆碱能神经元。无效,吩噻嗪类药物阻断中枢DA受体,使之无法发挥作用.3吗啡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1)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2)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焦虑、恐惧情绪。(3)抑制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急促表浅的呼吸。4氯丙嗪的主要作用和不良作用主要作用:抗精神病作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镇吐作用(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症无效),调节体温。常见不良症状:中枢系统抑制(嗜睡,淡漠,无力),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力模糊),ALPHA受体阻断(低血压,反射性心悸),H1受体阻断(昏睡,体重增加)。椎外体系反应: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过敏,中毒,药源性精神异常,心血管和内分泌,惊厥和癫痫.5比较吗啡和乙酰水杨酸在镇痛机制,镇痛部位及临床应用上的特点。吗啡:激动阿片受体(主要是μ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对痛觉的调制功能。镇痛部位在中枢。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剧烈疼痛和内脏绞痛,对持续性钝痛效果尤佳。有耐受、成瘾性和呼吸抑制。乙酰水杨酸: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并降低机体对炎症介质的敏感性。镇痛部位在外周。有中等镇痛作用,对炎症性疼痛(主要是持续性钝痛)有良好效果,对剧烈疼痛,内脏绞痛无效。无成瘾性和呼吸抑制。6乙酰水杨酸为什么可影响血栓形成(xíngchéng)?用药时应注意什么?说明其理由。可以抑制血小板TXA2的形成(xíngchéng),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xíngchéng)。注意要低剂量使用(75-100mg/d),大剂量使用时会降低凝血酶原的合成,机体抗血栓的能力下降。8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抑制中枢PG合成,降低发热者体温而对正常人无影响;中等程度的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外周PG合成,缓解炎症。抗血栓:不可逆地抑制COX-1的活性,抗血小板的凝集。不良反应:胃肠道:直接刺激胃肠道,降低PG的保护作用,出现恶心呕吐、无痛性出血、过敏反应:阿司匹林性哮喘(Adr无效),皮肤黏膜过敏反应。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水杨酸反应:用量超过5g/d,出现胃肠道反应和头晕头痛、耳鸣、精神恍惚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药物排出)9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和药理(yàolǐ)机制1)抗炎:大多数都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合成,同时抑制某些细胞粘附分子的活性,从而缓解炎症反应。2)镇痛:中等程度的镇痛,对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疼、肌肉和关节痛等效果良好,不产生欣快和成瘾性。机制是抑制外周PG的合成,降低机体对炎症介质的敏感性。3)解热:使发热者体温降低,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没有影响,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1硝苯地平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作用机制:(1)心脏:轻度负性肌力。(2)血管:明显扩张动脉血管,降压作用明显。还可扩张冠脉。降压时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从而抵消对心脏的直接抑制。临床应用:高血压、心绞痛、心衰。不良反应:过度扩血管,引起头痛、低血压、皮肤潮红、下肢水肿。不稳定性心绞痛慎用.2列出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的药理(yàolǐ)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药理(yàolǐ)作用:(1)心脏: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保护缺血心肌,抑制自由基的形成。抗心肌肥厚。(2)血管:舒张动脉血管,改善心、脑、肾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自由基的形成。(3)平滑肌:松弛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和子宫平滑肌。(4)血流动力学:稳定红细胞膜,降低血液粘滞度。抑制血小板活化。(5)内分泌:减少胰岛素等激素的释放临床应用:(1)心脏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充血性心(2)血管类: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性痉挛,(3)呼吸类:肺动脉高,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头晕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致心律失常.3强心苷(地高辛)治疗心衰的机制、靶点和不良反应(1)正性肌力: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增加,并通过Na-Ca交换使得细胞内Ca增加,加快心肌收缩,相对延长舒张期,增加心肌血供和回心血量;增强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残余血量以降低心肌耗氧量。(2)负性频率:心排血量增加,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进一步降低心肌耗氧量(阿托品解救)。(3)负性传导:兴奋迷走神经减慢传导。有利于治疗房扑房颤。(4)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