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章编号:1003-2053(2004)03-0249-05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设置质疑许为民(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杭州310027)摘要:从历史、现实和趋势的纵向角度,考察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设置问题,认为从适应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际出发,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强化一级学科建设,淡化乃至取消学科门类的设置。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目录;学科门类中图分类号:G304;G64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4-01-08作者简介:许为民(1951—),男,浙江宁波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科是按一定科学领域或学问性质划分的学术分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各学科内在发展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学科划分,对于国家和各教学研究机构指导教育规划、配置教育资源以及调整教育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是按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个层次进行专业设置的,考察学科门类设置的历史轨迹和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益于我们理性把握教育体制改革走向,思考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问题。1历史考察:专业目录沿革我国的学科门类设置,是与学位制度建立直接相关的。学位是反映专门人才知识水平的一种称号,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我国在1935年曾经由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颁布过《学位授予法》,但并没有完全实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多年里,也没有建立与高等教育相匹配的学位制度。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才开始酝酿建立学位制度。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定了我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并自198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随后,国务院又于1981年5月20日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该办法第二条规定:“学位按以下学科的门类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由此规定的学科门类就成为学位授予的行政法规依据延续至今。学科门类是进行学科划分的一种结果。在我国,它是各教育单位审核学位授权点的依据,也是招生的依据、培养的依据、授学位的依据。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研究生招生起,确定了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个层次的专业设置,期间公布过三个专业目录。第一个是1983年公布的专业目录(试行草案),简称83年目录。1981年7月,国家教育部拟订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征求意见稿)》,设置了60个一级学科,666个专业。虽然没有经过正式批准,但为了适应研究生培养的急切需要,1982年全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招生就据此进行了。1983年3月1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共设置10个学科门类,63个一级学科,638个二级学科。后来根据国防建设和高级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1985年2月又决定增设军事学学科门类,下设1个一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这样第一个专业目录的学科总数达到11个门类,64个一级学科,647个二级学科。第二个是1990年公布的专业目录,简称90年目录。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第一个专业目录实施的经验和问题,发文启动修订第22卷第3期2004年6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Vol.22No.3June2004工作。经过63个小组500多位专家近两年的努力,1988年10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汇总提出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草案)》向全国征求意见。又经过两年多次上上下下的反复讨论,1990年11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修订后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并自即日起施行。第二个专业目录共设置11个学科门类,72个一级学科,644个二级学科(专业),与第一个目录相比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主要是以部分学科的名称调整为主,删去一些过窄的专业,增加了一批新兴学科。这次修订总体上可以看作是专业目录由“试行”到“正式”的确认。表1三次学科专业目录设置学科数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83年目录90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