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经分析预测第33期www.ccpnt.org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承接政经大势研判,在对中央意图以及经济脉络有所把握的基础上,跟踪监测投资、消费、净出口、CPI、PMI等核心经济指标,密切关注股市、楼市、汇市以及一系列指标性行业等经济要素,力求真实、客观、独立地呈现经济形势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央可能采取的调控措施。综述中国经济趋向“全盘紧缩”从GDP的季度增长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官方公布的增长率为8.1%,第二季度为7.6%。与本轮经济周期中的最高点---2007年第二季度的14.9%相比,这一数字已是缩水近半。[856]面对当前新的经济回探,中国政府再次采取各种经济刺激计划来提振经济,各种刺激措施正在不断推出。5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旋即加快了投资项目的审批速度。而后,央行在不到一个月内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则更是被人们视为中国政府放松宏观经济政策的标志性事件。当前,许多学者还在竭力呼吁中国政府进一步采取减税政策,以便改善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856]但仅仅从短期政策来考虑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可能会使我们陷入认识的误区。当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如果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则不难发-1-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现,中国经济正面临若干产生紧缩效应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会因为政府短期刺激措施而消失。这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正在按照其自身逻辑转向紧缩。首先,作为人民币资金价格的利率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中国最近10年的经济发展是在金融抑制的大环境下取得的。2001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国内人民币实际利率水平却持续走低,2007年,1年期的实际存款利率达到-2.7%,实际贷款利率仅为0.81%。根据过去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的水平,以及扣除税收后中国的社会资本回报率大约为10%,可以大致推断,中国的自然利率应该在10%附近。因此,实际存贷款利率远远偏离了自然利率水平,这个政策性偏离直接助长了中国投资需求过去10年的过快增长。然而,过去三年的财政刺激计划带来了又一波通胀,导致中国金融部门发生大规模金融脱媒现象。各家银行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不得不推出大量收益率反映资金真实成本的理财产品,从而事实上开启了利率市场化之路。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的估算,至2011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数量累计近10万亿元,已经达到存款余额的10%。如果加上各类信托理财产品,金融体系的非存款性负债规模还将更大。随着理财产品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央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力量和改革力量的合流必然导致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整体向资金的影子价格———自然利率回归。平均利率水平的逐步提升必然抑制总需求,其中对投资需求的抑制还将影响到长期的总供给能力。-2-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其次,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意味着中国长期依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将难以为继。美国经济正在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逐步缓和过来,今年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开始有所下降,制造业持续扩张,然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必须以实现再平衡为前提,因此,随着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中国对美出口尽管会有所恢复,但不可能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尚看不到明确前景,欧元区要恢复经济健康发展,看来需要更加统一的财政决策机制,这也意味着欧洲一体化需要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欧盟需要获得更多的超主权权力。显然,这并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因此,中国对欧洲出口的恢复在短期内也并不可期。出口受阻导致过去若干年来中国出口部门的巨额投资形成的大量生产能力闲置,从而出现了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现象:中国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生产率相对水平的逆转。这一逆转引发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逆作用,从而形成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人民币贬值压力必然传染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导致它们同样出现贬值压力,进而引起国际资本大量流出中国。资本外流,加上出口部门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减(甚至转为逆差),将直接降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并对中国基础货币存量产生巨大的收缩作用,从而导致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萎缩。如果不尽快创新人民币发行机制,改变依靠外汇占款释放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局面,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对抗通缩将成为央行面临的一个新任务。最后,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根本改变。据估计,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总量将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而且,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