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裕民小学“先学后教,练测结合”教学设计课题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计划课时2主备人何娟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选编本课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2.继续练习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4.学习用“并且”造句。教学重难点1.了解调查报告各部分间的联系,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教具学具准备字词卡片、HYPERLINK"课件/小树死因调查报告课件(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rar"课件、HYPERLINK"资料/调查报告.doc"相关资料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三、理解感悟课文四、理清文章脉络。五、学习用“并且”造句六、总结写调查报告的方法。学法指导: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第一课时一、导课1.谈话导入: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盛夏时,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个小朋友感到奇怪,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2、练习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学指导一1.把不认识的字认会。2.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5分钟后,看谁读得准确,记得牢,说得好)(二)后教1.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2.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罚等老师指导:“量”、“为”、“宜”的读音;“槐”、“垃圾”的偏旁;强调“贸”的字形::左上角三笔分别是:撇、竖提、点,(三)自学指导二再次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6分钟后,看谁完成的质量高,说的具体。)(四)检查汇报理清文章结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略)二、出示学习目标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部分结构顺序的安排,朗读课文。学习用“并且”造句。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一(学习“原因”部分)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小树死因进行调查?2、找出相关语句划出来,读后评议。(二)汇报(三)、自学指导二(学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部分)1、朗读课文“调查”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运用了哪几种调查方法和说明?说说作者有什么发现?2、思考:“死树大多集中在潘家园东路的集贸市场上”这一发现对后面的分析、结论、建议有什么作用?3、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4、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5、想想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四)、检查汇报1、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1)学生回答后板书:春天(发芽、长满绿叶)奇怪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2)、学生汇报所划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老师根据学生体会归纳板书: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2.学习“分析”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3)板书:非正常死亡。生长环境差3.学习“结论”部分(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2)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指导学生要读得具有说服力。4.学习“建议”部分(1)齐读这一部分。(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3)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五)、自学指导三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思考:各部分间改变顺序行吗?为什么?2.拓展学习:介绍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四、检查小结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选编本课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