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01第一讲 绪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01第一讲 绪论.doc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01第一讲绪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经济学》讲义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陆建明第一讲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基本学习目标;(2)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3)掌握国际经济学课程需要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授课时间:4课时一、课程介绍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特定要素理论新贸易理论: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基于不完全竞争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部分政策工具的效果:关税;补贴;配额(贸易小国与贸易大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要素流动国际金融部分汇率决定:购买力平价(长期),利率平价(短期),汇率超调(中期)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DD-AA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开放经济的内外平衡:IS—LM—BP模型(内部平衡;外部平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贸易理论贸易政策贸易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价格信号均衡状态社会福利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宏观政策图1-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本体系微观理论宏观理论2.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联系:(1)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贸易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金融理论基础:“国际金融”和“金融市场”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区别:(1)是经济学课程在国际问题领域的拓展和应用;(2)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和语言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中的基本思想,是该课程的拓展和深化;(3)国际金融问题的经济学表达。3.本课程学习的目的(1)深刻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阐释经典理论(3)初步具备用规范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4.课时安排第一部分(34):(1)绪论-4;(2)古典贸易理论-4;(3)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8;(4)特定要素理论-4;(5)要素流动与贸易-2;(6)新贸易理论-4;(7)国际贸易政策与经济一体化理论-8;第二部分(26):(8)汇率理论-8;(9)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8;(10)开放经济的内外平衡-10;其余课时(4):课堂讨论,总复习与答疑5.主要参考书(1)李宏等,《国际经济学》,商务出版社,2006年;(2)李坤望等,《国际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克鲁格曼和奥博斯特菲尔德,《国际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凯夫斯、弗兰克和琼斯,《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二、国际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图1-2经济发展、经济学演进和国际贸易政策变迁原始积累阶段(16-18世纪中)自由竞争阶段(18中-19世纪)垄断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战后经济自由化(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当代世界经济体系(1970年--2000年)经济学萌芽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后凯恩斯经济学重商主义自由贸易超保护贸易主义战后贸易自由化保护贸易新保护贸易主义凯恩斯革命边际革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学的发展贸易政策的演变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理论演进货币-价格流转机制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开放宏观经济学利率平价国际金融理论演进三、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1.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为主局部均衡分析图1-3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整个市场的一个局部,通常是单一产品市场的均衡分析工具涵义社会福利的衡量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一般均衡分析市场的整体均衡:通常是两种商品市场同时的均衡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2.基本分析工具消费者偏好图1-4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技术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效用函数价格信号生产均衡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局部均衡资源约束消费均衡一般均衡艾奇渥思盒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个人无差异曲线的区别(1)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分配方式不同的相同资源可以带来不同的效用)(2)其他两个特点相同(3)本课程的后续分析假定分配方式不变,故社会无差异曲线具备个人无差异曲线的所有特点四、作业1.复习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部分2.阅读一本经济思想史专著,了解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推荐复旦大学尹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