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我省实施要求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我省实施要求培训课件.ppt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我省实施要求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我省实施要求手术是指患者在手术室接受外科医师至少在其皮肤或黏膜上做一个切口,包括腹腔镜,并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缝合切口。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常常给病人带来不同的伤害,严重者导致手术失败乃至死亡。在19世纪中期之前,手术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剌激热”然后出现手术切口流脓、全身败血症,经常会造成患者死亡。直到19世纪60年代晚期,JosephLister引入了无菌原则,才使得术后感染的死亡率显著降低。Lister的工作彻底改变了外科手术,使其从与感染和死亡相伴,变为可以消灭病痛、延长生命的一种技术。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ion,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包括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美国医院流行病学学会(SHEA)和外科感染协会组成的联合小组在原手术切口感染(SWI)定义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开始使用。选择“手术部位感染”这一术语更能描述在感染过程中不同组织层的感染。美国1999年制定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我国2001年颁发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10年卫生部发布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给予了定义和预防控制方法。美国每年有2700万患者实施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2.6%,其中66.6%局限于切口,33.3%波及器官与腔隙,SSI发病率占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16%,居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构成比的第3位。土耳其等国报道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为5.2%--24%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占61.1%--62.3%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战14.9%--33.4%器官和腔隙感染战5.5%--22.7%。发生SSI患者的死亡危险性是未发生SSI手术患者的2-11倍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难以改变的因素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可改变的因素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方法根据指南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小时使用抗生素-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种类、可能的致病菌及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参考资料不推荐用于预防用药的抗菌药物3代头胞4代头胞理由:对葡萄球菌不及1代头胞缺乏选择型抗菌谱(不主要针对外科感染细菌)广泛使用产生耐药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注: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3、对B_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区域备皮问题关于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切开感染率的关系问题1:术前备皮教育明确职责取消剃刀,替换为手术剪或脱毛器具制定脱毛规程手术前皮肤的清洁与消毒研究备皮的效果,在单独表格上记录备皮情况手术部位消毒:洗必泰乙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总感染发病率,洗必泰乙醇(9.5%),聚维酮碘组(16.1%)。表浅切口感染(4.2%VS8.6%)随后30天内的随访中观察到类似结果。温度控制温度控制问题2保持正常体温职责分工患者预热手术室温度控制尽量减少暴露部位采用热灌洗溶液住院时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2006年6-9月手术前用药情况专人负责,认真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每季度小结,不断提高监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将调查数据向有关人员反馈。各医院可与全国医院监控网数据进行比较,评价自已的工作成效,并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监测方法的改进2006年6月—2007年6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