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7.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框架剪力墙结构-学习教案.pptx

框架剪力墙结构-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及布置1)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土建‍造价。剪力墙布置得多,结构的抗侧刚度大,侧向位移小;但材料用量增加,同时‍由于结构自振周期缩短,结构自重增大,导致地震(dìzhèn)反应随之加大,即侧向力变大。‍反之,剪力墙布置得少,材料用量减少,由于结构较柔,自振周期变长,地震(dìzhèn)反‍应即地震(dìzhèn)作用力变小;但结构抗侧刚度小,侧向位移较大,地震(dìzhèn)后结构开裂或破‍坏严重。在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或作为结构设计的原则,剪力墙的布置应满足结构抗侧刚度的要求,即通过计算校核结构顶点位移及结构最大层间位移分别满足高规限制值的同时,应控制结构的自振周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般认为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0.1~0.15)n(n为结构层数)时,剪力墙的数量和构件截面尺寸较为合理。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2)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3)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形等型式;(4)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5)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bìmiǎn)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6)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7)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3.楼盖结构的作用与布置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工作需要由楼盖结构来保证。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楼盖的作用有时仅传递水平(shuǐpíng)推力、不传递平面外弯矩和剪力,相当于铰接刚性连杆;有时既传递水平(shuǐpíng)推力又传递弯矩,相当于连系梁,这在分析中应根据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首先,为了保证框架与剪力墙能够共同承受侧向力,楼盖结构在其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必须得到保证。以结构底部为例,由于剪力墙的抗侧刚度比框架的抗侧刚度大得多,当它们受到相同侧向外力作用时,在同一楼面处,剪力墙的侧向位移比框架小得多,这时楼盖结构可看成是支承于相邻两榀剪力墙上的深梁,见图15-39。为了保证框架与剪力墙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空间协同工作性能,应限制楼盖这根水平(shuǐpíng)深梁的挠度,这一方面要保证楼盖本身的结构整体性,避免在楼面内开过大的洞口,另一方面应控制剪力墙之间的间距,使之满足表15-12的要求。表中,B为楼盖结构的宽度。当剪力墙间距小于表15-12限值时,楼盖结构在其自身(zìshēn)平面内的刚度可视为无穷大,即结构受力后楼盖仅发生平面内的刚体位移。/4.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的组合形式:1)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布置;2)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3)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fēnbié)布置框架和剪力墙;4)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5.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1)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柱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其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zēngjiā)。2)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高规(8.1.4)式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不必调整;高规不满足(8.1.4)式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应按0.2V0和1.5Vf,max二者的较小值采用;Vf≥0.2V0(8.1.4)/(2)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本条第1款调整后,应按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和与之相连框架梁的剪力及端部弯矩标准值,框架柱的轴力标准值可不予调整;(3)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时,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调整可在振型组合(zǔhé)之后进行。3)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体结构构件之间除个别节点外不应采用铰接;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心线之间有偏离时,应符合本规程第6.1.3条的有关规定。5)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尚宜符合下列要求.(1)横向剪力墙沿长方向的间距宜满足表8.1.8的要求,当这些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适当减小;(2)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6.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1)基本(jīběn)假定在确定结构计算简图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