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春岚****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最新整理.docx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_10.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索溪峪的“野”》是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课文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二、重难点分析:第六单元的课文,它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三、学情分析:本课是六年级的一篇文章,学生基本能根据一定的目标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来进行学习,但还不能如何选择有用的资料来学习,因此,老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四、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香对话的过程。因此,对文本的教学,我的设计以文本为主,以网络为平台,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想象、去感悟、去练习表达,利用网络环境,以“野”为线索,通过欣赏索溪峪的一系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走进索溪峪、走进课文。在阅读中发展语言、积累语言,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要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五、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学会收集资料,应用资料,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自己获得新知拓宽渠道。(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六、学习资源的设计及使用制作成超大信息量、多元互动化的教学网件。教师、学生均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及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页课件,实验声音、图象、文字的有机组合,营造出索溪峪奇丽风光和天然野性的美。七、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把阅读与生活接轨,实施语文实践性教学。1、由“野”设疑,作为切入口。存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教学开始学生就处在跃跃欲试的状态。2、由“景”牵引,走进文本。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个性化的心知活动,达到课文语言的内化。3、由“活动”拓展,课外作业,使课堂走向生活,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八、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设下悬念,激情导趣先出示题眼“野”。激趣导入:同学们,看到野,你会想到什么?出示课题,解读课题。那么索溪峪的“野”又是指什么?当你走进索溪峪会有什么感受?(教师帮助学生把握题眼,开门引路,学生入情入景,以问题的焦点启开学生的思维,明晰文章的主线。)(二)、由“景”牵引,探究文本(个性化的阅读,个性化的心知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贯穿阅读的全过程。),当前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