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和比例的教案比和比例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和比例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比和比例的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4页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六的第4—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2.用投影片出示下面的题:(1)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①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⑨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②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①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2)说出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加工时间和加工零件总数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二、导入新课教师:如果加工零件总数一定。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会成什么样的变化.关系怎样?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三、新课1.教学例4。出示例4;丰机械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如下表。让学生观察这个表,然后每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量?(2)所需的加工时间怎样随着每小时加工的个数变化?(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发言。然后每个小组选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10×60=600。30×20=600。40×15=600,“这个积600。实际上是什么?”在“加工时间”后面板书:零件总数“积一定,就说明零件总数怎样?”在零件总数后面板书:(一定)“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这三种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我门可以看出。表中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所需的加工时间是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3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的时间反而扩大。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每小时加工的零件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的积都等于600,即总是一定的:我们把这种关系写成式子就是:每小时加工数×加工的时间=零件总数(一定)。2.教学例5。用小黑板出示例5用600页纸装订成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呢?请你先填写下表。(1)理解题意,填写装订本数。“谁能说说表中第一栏数据的意思?”(用600页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练习本15页,可以装订40本。)“这40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用600÷15)“如果每本练习本是20页,你能计算出可以装订多少这样的练习本吗?如果每本是25页呢?……请你把计算出来的本数填在教科书的表中。”教师把学生报出的数据填在黑板上的表中。(2)观察分析表中两种量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哪两种量?”(板书: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数)“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数154020302524一’然后让学生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1.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二、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在前两节课分别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初步学会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发现有些同学判断时还不够准确。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三、新课1.教学例7。出示例7的两个表:表1表2让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表,然后根据两个表所提的问题,分别在教科书上填空。订正时。指名说出自己是怎样填的,教师板书:在表l中:在表2中:相关联的量是路程和时间.路程随着相关联的量是速度路程随时间变化,速度是和时间,速度随着时间变化一定。因此,路程和时间,路程是一定的。因此,速成正比例关系。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然后提问:(1)从表1,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你根据什么判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2)从表2,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你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教师: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教师: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教师: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教师: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2.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教师:结合上面两个例子,比较——下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试试看。组织讨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