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项规划二: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根据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结合专业建设规划特制定学院“十二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一、“十一五”时期师资队伍现状经过近年来建设和发展,截止2010年底,学院现有学生13000名,专任教师58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8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5%。“双师型”教师21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7%。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2人,硕士64人,硕士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2%。为加快师资结构调整,按照“内培外引”策略,院内进修博士1人,招聘硕士39人,能工巧匠2人。现初步形成了以7名院级教学名师为龙头,11名专业带头人、16名教学能手、17名骨干教师、25名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逐步完善,教学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实训实践能力逐步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现状与创建市级示范高职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学历层次有待提高。主要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学位教师偏少。②职称结构有待完善。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且系部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热门专业更少。③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目前处于空挡。④“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有待加大。⑤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师资队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对我国教育事业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服务社会,自我发展,大有作为的巨大舞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条件支撑。2、“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机制,为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提供了大有作为改革发展提高的广阔空间。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带”为地方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学院未来发展特别是服务地方经济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为依托,以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总体目标是: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积极调整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专任教师队伍为主,专兼结合,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达到或超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要求。具体目标为:1、师资队伍规模按照生师比16︰1,确保专任教师编制数。近三年每年引进高学历教师15人,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50人,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2、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学院专业、课程建设需求积极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着力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继续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逐年提高高学历高职称专任教师比例,到2015年,具有硕士以上专任教师比例达到20%,其中博士占5%,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3、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设护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电算化三个龙头专业引领师资队伍上台阶,“十二五”时期力争形成一支由2—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3—10名省级骨干教师和100名院级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教师队伍。集聚高水平专任教师加强专业群建设,初步形成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4、师资队伍素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大力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用严谨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用科学务实的态度感染学生。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教师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到2015年力争使50%课程实施多媒体教学。5、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除了积极培养院内“双师型”队伍外,要从相关行业领域聘请生产一线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到2015年,实训指导教师超过300名,其中校内指导教师每个专业至少2名,也就是达到100名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400人以上。6、师资队伍管理坚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包括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教师考评考核机制、教师竞聘上岗机制、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绩效分配机制等,努力贯彻国家“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方针。四、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院系两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