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9章四边形19.2.1矩形第1课时【教学任务分析】主备人杨文国单位八年级数学组使用人杨文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矩形的意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与应用。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过程与方法经历矩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矩形性质的推导证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和生活中的图形,锻炼客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难点理解矩形的意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环节安排】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最佳解决方案创设情境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思考:若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变为直角,那么图形有什么变化呢?提问学生引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自主探究1、叫做矩形。矩形是的平行四边形。2、从矩形的意义可以探究矩形具有的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一切性质。(2)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又有其特殊的性质(探究、归纳、模式表示):3、从矩形的性质可以说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模式表示):学生活动学习教材,分析问题。寻求答案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正确的思维方法,得出矩形的性质尝试应用分析例题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材95页练习1、3,。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学生独立完成针对自我尝试所完成的问题,让学生总结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成果展示1、由矩形的一个顶点向其所对的对角线引垂线,该垂线分直角为1:3两部分,则该垂线与另一条对角线的夹角为()A、22.5°B、45°C、30°D、60°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较短的边长为4.5厘米,则对角线长为。3、折叠矩形ABCD纸片,先折出折痕BD,再折叠使A落在对角线BD上A′位置上,折痕为DG。AB=2,BC=1。求AG的长。让学生根据自我反思、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成果展示奠定基础。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补偿提高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步学习与探究》P79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选择的做《同步》的题目学生互相补充作业设计课本P102第1题教后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新知识的获取能够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完成,并能体会到自己的探索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能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也便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另外,学生对自己探究出的结论,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久远,理解也更加渗透到位。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完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将获得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