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王课堂教学实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张学王课堂教学实记.doc

张学王课堂教学实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活动实记三戈羌小学张学王我是六年级的班主任,我们是包班上的,在我上过的数学课中,有一课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这一课。因为之前已经上了特殊形式,学生已经学习了“列举法”和“数的分解法”这两种证明方法,并且已经推出了“如果把个物体放入年抽屉中,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入2个物体”这个的结论。所以在这一节课的设置上我是这样来做的:一、复习上一节,引入本节知识。(还是用例1:把5支铅笔放入4个文具盒)二、新课讲解。1、把例1的数据改一下,把5支铅笔放入2个文具盒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让学生定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因为有了基础,讨论的效果也很明显,学生兴致也很高,很快就用“列举法”和“数的分解法”讨论出了结果。2、把数字再改为把9支铅笔放入2个文具盒里,再学生讨论。11支、21支呢?学生很快并发现:用铅笔支数文具盒的个数的商,余数不能为“0”则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的铅笔数至少为(商+1)个。即:把个物体放入个抽屉里,如果有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入个物体。特别要强调余数不能为“0”。三、同学们再想想其它情况并讨论出结果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同学们整节课都保持较高的兴致,课堂效果明显。这一节课下来,不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充分地融入了新课改的理念。这也为下一节的知识学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