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应加热的报告.docx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感应加热的报告.docx

关于感应加热的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感应加热的报告=1\*CHINESENUM3一、感应加热原理感应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等,即中高频电源),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再经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一定频率(中频:1~10KZ;高频:10KZ以上)的交流电,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即交变的电场产生交变的磁场),当磁场磁力线通过金属导体时,就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感应电流),使金属体(如钢管、料筒)等被加热物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也就是说当把金属导体放入交变磁场中,金属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金属表面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金属原子作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之间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量。二、与传统加热方式的比较1、传统电阻加热缺点=1\*GB2⑴热损失大:现有企业专用的加热方式,是由电阻丝绕制,圈的内外双面发热,其内面(紧贴料筒部分)的热传导到料筒上,而外面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造成电能的直接损失、浪费。=2\*GB2⑵环境温度上升:由于热量大量散失,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尤其是夏季对生产环境影响很大,这又造成能源的二次浪费。=3\*GB2⑶使用寿命短、维修量大:电热管由于采用电阻丝发热,其加热温度高达300度左右,不易精确控制温度,电阻丝容易因高温老化而烧断。常用电热圈使用寿命约半年,因此,维修的工量相对较大。2、感应加热产品的优势=1\*GB2⑴寿命长:感应加热因线圈本身基本不会产生热量,寿命长,无需检修;=2\*GB2⑵安全可靠:料筒外壁经中高频电磁作用发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上没有散失。热量聚集于加热体内部,电磁线圈表面温度略高于室温,可以安全触摸,无需高温防护,安全可靠。=3\*GB2⑶高效节能:采用内热加热方式,加热体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产生热量,热启动非常快,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线圈加热方式缩短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比电阻线圈加热节电30~7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4\*GB2⑷准确控制温度:线圈本身不发热,料筒内外壁温度一致,温度控制实时准确,明显改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高。=5\*GB2⑸绝缘性好:电磁线圈为定制专用耐高温高压特种电缆线绕制而成,绝缘性能好,无需与罐体外壁直接接触,无漏电、短路故障,安全可靠。感应加热大大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可达到96%以上,因此节电效果十分显著,可达30%以上;另一方面加热速度提高了60%,大大节省了预热时间。也就是说感应加热速度快、时间短,并且采用的是非接触加热方式。总之,感应加热省时、节能、环保、安全,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值得研究和推广。三、感应加热技术应用领域工业电磁节能改造广泛应用塑料机械加热、木材、建筑、食品、医疗、化工等节能改造,如塑料注射机,挤出机,吹膜机,拉丝机,塑料薄膜,管材,线材等机器、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冶金、轻工、机械、表面热处理及焊接,锅炉,开水炉等行业,可以替代电阻加热,以及燃料明火传统能源。纺织印染:原料采用电磁加热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加热速度,提高温度控制精度;轻工行业:罐头以及其它塑料包装的封口等等锅炉行业:电磁锅炉利用其加热速度快的特点,可抛弃传统锅炉整体加热的方式,只在锅炉的出水端进行加热,使水流在流动中完成加热,加热速度快,节省空间。机械行业:中高频电磁加热可以应用于与金属表明热处理,其效果比传统处理方式有显著提高,其他如各种机械零件的淬火,以及淬火后的回火、退火和正火等热处理的加热,压力加工前的透热等。等等行业。电磁加热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产品品质、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也提升了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传统行业中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和使用。也就是说,感应加热的市场空间很大。第一:可以对传统感应加热技术的改造;第二:新型感应加热技术的研发,如:感应加热控制器/控制装置,电磁炉等。四、感应加热的频率选择=1\*GB2⑴根据焦耳定律的热量公式可知,涡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与通入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Q∝i2即Q∝f2。=2\*GB2⑵根据热处理以及加热深度的要求选择频率,频率太高,就会产生集肤效应,导体内部在短时间内达不到所需温度,也就是说,频率越高,加热的深度越浅。高频(10KHZ以上)加热的深度为0.5-2.5mm,一般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热,如小模数齿轮及中小轴类零件等。中频(1~10KHZ)加热深度为2-10mm,一般用于直径大的轴类和大中模数的齿轮加热。工频(50HZ)加热淬硬层深度为10-20mm,一般用于较大尺寸零件的透热,大直径零件的表面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