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章节复习.docx
上传人:小沛****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章节复习.docx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章节复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章节复习有关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章节复习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由国家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工作。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章节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他抗菌药物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磷霉素机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与细菌竞争同一转移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抗菌谱——G+菌、G-菌均具杀菌作用。分布浓度:以肾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主要经肾排泄。2.利奈唑胺机制——与细菌50S亚基的23S核糖体核糖核酸上的位点结合,阻止功能性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完善口诀TANG】红绿林利五十载。用于治疗:G+菌感染。主要用于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感染,以及其他敏感菌引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小结TANG】G+球菌——A.首选——青霉素类;B.耐药、轻中度感染——大环内酯类;C.耐药、严重感染——万古霉素;D.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3.夫西地酸机制——干扰G因子参加蛋白质合成的移位作用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一系列G+菌尤其葡萄球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在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中也具有高浓度。在肝脏代谢,主要由胆汁排出,几乎不经肾脏排泄。(二)典型不良反应1.磷霉素——常见:腹部不适、稀便或腹泻。2.利奈唑胺——常见:失眠、头痛、腹泻、皮疹、瘙痒、发热、口腔或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感染。用药时间过长——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甚至失明)、乳酸性酸中毒。3.夫西地酸——静滴——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痉挛。(三)禁忌证1.磷霉素——妊娠期妇女、5岁以下儿童。2.利奈唑胺——高血压、类癌患者使用相关药物时。3.夫西地酸——妊娠后3月。(四)药物相互作用1.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药具有协同作用。2.利奈唑胺——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合用时,可能发生5-羟色胺综合征。3.夫西地酸——不能与他汀类药联合使用——引发横纹肌溶解症、肌肉无力和疼痛。二、用药监护应用利奈唑胺时——每周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出现视力损害——眼科检査;可能发生假膜性结肠炎;可能发生乳酸性酸中毒。三、主要药品1.磷霉素2.利奈唑胺3.夫西地酸4.小檗碱——黄连素——肠道感染: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腹泻;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注意事项】不宜肌注。【模拟测试·练习版】X型题——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的药物有A.克拉霉素B.克林霉素C.头孢克洛D.利奈唑胺E.磷霉素『正确答案』ABD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第一线(5个):异烟肼、利福平及其类似物、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第二线: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调整顺序TANG。1.异烟肼——首选。①“用情专一”——选择性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微生物几乎无作用。②“斩草除根”——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③“里应外合”——穿透性强——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均有作用,是全效杀菌剂。【异烟肼——杀菌机制】——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从而使细菌细胞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2.利福平①“沾花惹草”——广谱,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多种G+球菌,特别是耐药金葡菌,G-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沙眼衣原体和某些病毒。②“斩草除根”——繁殖期和静止期均有效,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③“里应外合”——穿透力强:细胞内、外均有作用。【利福平——杀菌机制】——特异性抑制敏感微生物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阻碍其mRNA的合成。3.吡嗪酰胺抗菌作用在酸性环境中较强。机制——能进入含有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并渗入结核菌体,菌体内的酰胺酶使其脱去酰胺基,转化为吡嗪酸而发挥作用。单用迅速产生耐药性。常采用低剂量、短疗程与其它药联合。4.乙胺丁醇仅对生长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效,对静止期细菌几乎无影响。对其他微生物几乎无作用。机制——与二价离子Mg2+结合,干扰细菌RNA的合成。单用产生耐药性。5.链霉素——第一个用于治疗结核——“鼻祖”TANG:A.不易透过细胞膜——主要对细胞外结核分枝杆菌有效;B.不易透入纤维化、干酪化及厚壁空洞病灶内;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较差。D.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多。6.对氨基水杨酸钠抗菌谱极窄,仅对细胞外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机制: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障碍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类似谁?7.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二)典型不良反应1.异烟肼①肝脏的毒性(AST及ALT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