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业地理.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9.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章 工业地理.ppt

第六章工业地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工业地理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一、工业的出现(1)人本主义对科学革命的推动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是欧洲的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大概从1350年到1600年文艺复兴关心的是活着的现实的世界,而不是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人本主义工匠地位的提高加强了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与工匠和学者结合密切相关的是劳动与思想的结合,这种结合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案例:威廉·哈维的贡献英国医学威廉·哈维(1578~1657)揭示了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奥秘,其贡献是划时代的,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属于发端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维之所以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重要原因在于反对对体力劳动的蔑视。作为一名内科医生(“自由”艺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划分),哈维一直在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体力劳动,“奴隶”艺术)。在哈维的时代,能够使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科学方法,是需要巨大勇气的。(2)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对科学革命的推动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科学革命的意义2、商业革命(1)商业革命的特点世界贸易商品的变化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在这之后,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在不断增长。新的饮料(可可、茶和咖啡)、新的染料(靛蓝、胭脂红、巴西苏水)、新的香料(多香果、香子兰)、新的食物(珍珠鸡、吐绶鸡、鳕鱼)世界贸易量显著增长1715~1787年间,法国进口和出口商品分别增加了10倍和7~8倍1698~1775年间,英国进口和出口商品增长了4倍和5倍(2)商业革命对工业革命的推动利润丰厚的商业企业、与同时发生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一起,揭示了工业革命在18世纪晚期达到了“起飞”阶段的原因但是这也就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轫??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早已经在基础性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由于英国的林业资源正被耗尽,它很早就开始用煤作染料、冶铁。1789年(法国革命)英国大约每年产煤1000万吨,而法国只产70万吨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仅是法国的1/3,而1840年已达法国的3倍多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蒸汽动力纺纱机2)钢铁工业燃料、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反射炉)3)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的采煤业,同时也导致对机械与运输工业的需求4)运输业修运河、修硬质路面、修铁路(蒸汽机车),商用汽船——海洋铁路时代开始5)机械工业蒸汽机出现后,蒸汽机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出现一些列其它一系列高效机械6)化学工业(纺织业方面)7)食品工业(罐头食品的发明)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从18世纪末开始限制技术出口,1765—1789年间英国议会连续通过了一系列的法令,禁止设计图纸和技术工人离开本土,严禁纺织机械或模型出口。􀂙1825年英国议会解除机械出口限制,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扩散。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然后是德国,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和瑞典等国家先后开始;四、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第二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一、产业分类类别产业经济学中的工业分类二、工业区其他国家的工业中国工业重工业基地三、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第三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纺织业与成衣业布局的变化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纺织业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地区转移;成衣业转向香港,转向华南珠三角一带(2)汽车制造业的变化第四节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目的: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原因。韦伯在提出工业区位论之前,对1860年以后德国的工业区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著有《工业分布论》一文,这成为其工业区位论研究的实证基础。韦伯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