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大全(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3、练习讲童话故事,学习编童话故事。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学习编童话故事。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7课《红蜡烛》。2、板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教师正音。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3、学习词语库: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理解词义。重点指导“小心翼翼”、“你推我搡”。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二、精读、品读课文。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2、品读课文。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发表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利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指导学生的朗读。如写乌龟和黄鼠狼的表情和动作的'句子,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动作特征,进行朗读感悟。第三课时一、分角色表演课文。二、讲讲《红蜡烛》的故事。三、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一字开花”游戏。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处”的书写。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5、进行组词练习。语文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内容感情变化。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课文。(课前)1.自己读课文,解决生字:包括、问别人等。2.把课文读熟。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导入新课:你遇到过乞丐吗?你在怎样做的?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妇女,她的做法和一般人不太一样,他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习《为了他的尊严》。一、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中等生)。纠正字音。绺、濡、履……2.小结学生预习情况。4.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二、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1-8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引导;第一各乞丐原来希望从妇人那里得到什么?(钱或说施舍)实际他得到了什么?(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他知道凭自己的力气可以挣到钱,用自己力气挣到的钱是有尊严的。)联系课文理解:濡湿、慷慨施舍……2.指名读9——13。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双手健全的乞丐为什么不搬砖?联系课文理解不屑。3.指名读14-19段。夫人为什么不接受这个人的`好意?“因为我们一家人都有两只手”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三、指导朗读:这篇课文中的任务性格各不相同,你能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吗?分角色朗读课文。板书设计:为了他的尊严一只手的乞丐凭自己的力气妇人不接受照顾双手健全的乞丐语文教案篇3〖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每段的中心句,梳理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生自主学习案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借助工具书,会读会写生字词。2、搜集作者和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3、熟读课文.梳理课文结构。引入: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片和音像,由学生谈自己所见所感反馈预习成果,师补充纠正。〖合作探究案〗——升华学科能力(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1整体感知,知己知彼1)、本文是()说明文。也可是()说明文。说明对象:()2)、对象的总体特征:()3)、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还注意了哪些细节?4)、本文结构特点:()5)、说明顺序是()。具体是从()到(),从()到(),从()到()。2、苏州园林美点追踪(精读3-----9段)请用“苏州园林很美,美在层次,你看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撞上一面大镜子,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展示你所找到的美。苏州园林很美,美在(),你看()。3、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