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0424.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植物生物学0424.doc

植物生物学042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植物生物学04241:[论述题]名词解释1、细胞2、组织3、同源器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构成生命体得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体(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3、外形和功能都有差别,但形态学上来源相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2:[论述题]简答题1、根据所担负的主要生理功能的不同,薄壁组织可分为哪几类?它们的细胞各有何特点?分布于植物体的什么部位?2、什么是双受精现象?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3、试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的区别点。参考答案:1、根据所负担的生理功能不同,薄壁组织分为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细胞等。1)吸收组织位于植物体的根毛部分,细胞壁向外突出形成毛状,具有吸收功能。2)同化组织位于植物组织幼嫩的茎干和叶片中,细胞质中富含叶绿体,具有同化作用。3)储藏组织分布于根、茎的皮层、髓以及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和胚乳中,细胞质富含后含物,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4)通气组织位于水生和湿生植物的器官内,细胞间隙特化成网状气腔或气道,具有通气功能。5)传递细胞分布于植物体各个器官中,细胞壁内陷形成很多皱褶,具有在细胞间传递物质和信息的功能。2、(1)被子植物开花受粉后,花粉粒中的两个精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过程进入雌蕊的胚囊,其中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外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被称为双受精。⑵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被子植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一方面,通过单倍体的雌配子-卵细胞和单倍体的雄配子-精细胞结合,形成了一个二倍体的合子,由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物体又恢复了染色体数目,这样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又把父母本具有的差异结合到一起,产生了与父母本不同的差异,增加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由受精的中央细胞发育的三倍体胚乳,同样具有父母本的遗传性,作为新一代植物胚期的养料,可以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3、C3植物和C4植物叶的区别点主要表现在:⑴C3植物叶片中,叶脉维管束外的维管束鞘是两层细胞;C4植物维管束鞘是一层富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⑵C3植物维管束鞘无"花环构造”,C4植物维管束鞘有"花环构造”。3:[填空题]填空题1、胚是构成种子的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胚由()、()、()和()四部分组成。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尖端,根据构成根尖的细胞形态、分化、功能的不同,将根尖分为()、()、()和()四个区。参考答案:填空题1、胚芽,胚根,胚轴,子叶2、根冠区,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1:[论述题]名词解释1、次生结构2、次生生长3、凯氏带4、海绵组织参考答案:1、指次生分生组织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所形成的结构。它包括次生的维管组织和周皮。2、指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和木栓形成层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使根、茎加粗的生长过程。3、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内皮层细胞沿径向壁和横向壁有一条兼有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4、指靠近叶面下表皮一侧分布的若干形状不规则的叶肉细胞。其细胞含叶绿体较少,排列疏松,胞间隙大、状如海绵,光合作用弱,但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强。2:[填空题]1、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壁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它们依次是()、()、()。2、蓼型发育的胚囊中,助细胞是()倍体,珠心细胞是()倍体。3、双子叶植物茎进行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的射线状细胞向内进行分裂形成(),向外细胞分裂形成()。参考答案:1.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2、单,二3、木射线,韧皮射线3:[论述题]简答题1、比较禾本科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的异同。2、简述为什么说菊科是被子植物中年轻的大科,该科分为哪两个亚科,试比较两个亚科的不同点。3、简述减数分裂的特点与意义。参考答案:1、(1)共同点: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2)不同点: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不具凯氏带增厚,此为通道细胞。2、(1)菊科的化石仅出现在第三世纪的渐新世;(2)萼片变成冠毛、刺毛,有利于果实的远距离传播;(3)部分种类具有块茎、块根、匍匐茎或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的进行;(4)花序的构造和虫媒传粉高度适应。头状花序在功能上如同一朵花,总苞一至多列,起着花萼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