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用户编辑精选模板.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用户编辑精选模板.docx

语文教案用户编辑精选模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框架,整体感知华山的险。2.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进一步感受华山的险。3.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4.从文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会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1、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感受到华山的险。2、在关键词句旁试着批下自己独特的感受。课时划分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引入课题。2.回顾批读文的学习方法。二、学习批读,理清脉络1.问:齐读第一处作批,体会问的精妙。2.第二到五处作批:抽生读,谈这几处旁批的'发现;教师点出这是概括式旁批,渗透作者的写法。3.交代学习任务:这节课将重点用赏析词句的方法去批读。4、师范读全文,学生勾画好词好句。三、赏析旁批,体会情感第二段:1.自读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能体现华山的险?用相关符号做记号,在结合上下文写感受。2.交流展示,重点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夹,龟缩”,体会山路的险,相机指导朗读。3.教师小结。第三段:1.继续运用刚才的方法赏析描写华山险的词句。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抓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第四段:1.激情谈话创设情景: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服华山时,你想说什么?想喊什么?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2.作者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段。3.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华山美景。4.齐读课文已有的旁批。5.写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四、总结升华在生活中做强者,去品味更多挑战的快乐。板书设计7华山的险华山天下险山崖险山路险赞叹热爱峰峦险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教学重点﹞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二、解题劝,劝勉,鼓励。学,学习。三、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段: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