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部分核心制度分享一.值班与交接班制度一.值班与交接班制度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宜阳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制度对应表(一)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认定根据卫生部85号部长令《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2000年184号文《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制订本院临床医师用血权限。在临床输血委员会指导下,由医务处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认定工作。用血权限见表依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包括: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或/和冰冻血浆、全血。不包括:血小板、冷沉淀物(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见注)<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填写《大量用血申报单》,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以上第1-3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紧急抢救用血≥1600ml,未及时报医务部门批准,应在抢救结束后补填《大量用血申报单》并及时报医务部门批准。(三)科室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制度每季度对用血科室进行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情况在医院周会上进行通报,适时在院内网或食堂告示栏公布。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科室临床用血评价指标(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评价指标)(1)输血总量比较用血科室同期临床输血量比较。(2)均次输血量比较每台(例)手术或每例就诊患者平均输血量比较。(3)患者输血百分率科室同期输血患者人数占总患者人数的百分数(4)输血前必查指标检测率科室患者输血前未检测病毒等必查指标人次占总输血人次的百分数。(5)不同输血指标用血率患者符合相对应输血适应症所输注血液制剂人数占总输血人数的百分数。(6)输血前检测指标的平均值对患者实施某种血液制剂输注前检测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平均值。(7)单病种用血量比较不同医师间对单病种疾病或相似症状与体征的患者输血量比较(四)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制度每季度对医师进行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情况在医院周会上进行通报,适时在院内网或食堂告示栏公布。临床用血情况纳入医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医师临床用血评价指标(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评价指标)(1)输血适应症符合率(红细胞制剂、血小板制剂与血浆类制剂等)。(2)输血同意书签署率:完整性、正确性、签字率等。(3)输血申请单:完整性、正确性、签字率等。(4)输血病程录:及时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等。(5)备血量与实际输血量符合率:择期手术前备血量与手术中的实际用血量是否一致。(6)输血量/出血量比值手术中用血量(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与手术中患者出血量间的比值,应<1。(7)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填写是否统一。(8)单病种用血量比较不同医师间对单病种疾病或相似症状与体征的患者输血量比较。(五)临床医师合理用血业绩考核规定根据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卫生部部长85令《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进行临床医师合理用血业绩考核。各临床用血科室运用《临床用血评价》软件每月对本科室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在本科室内进行通报或公示。输血科运用《临床用血评价》软件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上报医务处。医务处适时在院周会上进行通报或公示,并纳入临床医师的绩效考核体系。医务处组织病史检查人员(不定期)对临床用血运行病史进行评价与督查,评价结果上报医务处。医务处适时在院周会上进行通报或公示,并纳入临床医师的绩效考核体系。医务处每月对临床用血终末病史进行抽查,其结果上报医务处。医务处适时在院周会上进行通报或公示,并纳入临床医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三.会诊制度三.会诊制度三.会诊制度(三)会诊手续一般会诊由住院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被邀请科室会诊医师,应及时前往会诊,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由邀请科室同时电话联系,会诊医师应在10分钟内到达。邀请科室的床位医师必须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将已有的检查资料准备妥善,急会诊时邀请科室要在电话中告知会诊目的,同时进行与病员诊治相关的必要的急诊检查(如X光摄片、化验、心电图、血气分析等),做好病员必要的抢救工作和安抚工作。邀请院外会诊必须经科主任查看病人,同意后,首先告知患者会诊的必要性,以及专家费用问题,取得同意和理解后,签署意见,由科主任签字后,向医务科申报,节假日报总值班。专家费用问题:让患者直接给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