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研究年度报告(2012-8至2013-8).doc
上传人:篷璐****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骨质疏松症研究年度报告(2012-8至2013-8).doc

骨质疏松症研究年度报告(2012-8至2013-8).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骨质疏松症研究年度报告(2012-8至2013-8)骨质疏松症研究年度报告(2012-8至2013-8)骨质疏松症研究年度报告(2012-8至2013-8)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并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项全球化的健康问题。《2013年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中指出:中国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5%,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大大降低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经济负担.由于骨质疏松症发病隐匿,多在骨折损伤发生后才诊断明确,因此三级预防尤为重要。明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骨代谢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回顾在过去1年中骨质疏松领域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本文以“骨质疏松”、“骨量丢失”、“骨折"为检索关键词,在Pubmed和中国万方数据库检索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期间在《JournalofBoneandMineralResearch》《OsteoporosisInternational》《Bone》《JournalofBoneandMineralMetabolism》《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NutritionReviews》《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lism》《PLoSOne》《NatureGenetics》和《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等中英文杂志上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通过美国骨骼与矿物质研究学会(ASBMR)网站检索2013年ASBMR年会的相关研究摘要。一、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现状及参考标准骨矿物质密度(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药物疗效评价的最佳定量指标,但该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遗传背景、营养状态、体力活动及环境下存在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骨密度低于骨密度峰值的2个标准差则诊断成立,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相应的骨密度参考标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一项长春市16019名成年汉族人群骨密度检测结果提示成人桡骨远端和非优势前臂尺骨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4岁,男性平均为(0.625±0。109)g/cm2,女性则为(0。506±0.058)g/cm。50-59岁年龄段,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7。70%,女性为6。97%;但到60-69岁,男性为18.13%,而女性发病率则显著上升到35。95%;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在70—79岁时,发病率达到59.55%,男性为36.41%。此外,国内不同少数民族之间骨密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项研究为当地人口的骨密度峰值及诊断标准提供了参考数据.在另一项研究中,国内学者建立了一组适合中国成年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评估及参考数据库,涵盖了2013年之前发表的文献共38个城市51906名女性及88006名男性。结果数据提示,女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岁,为1。088g/CII12;而男性相对更早,在20-29岁即达到峰值1.066g/cm2.根据小于T值2。5个标准差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在女性中建议的切点为0。746g/cm2,男性则为0。680g/cm2。因此,建立不同人群的骨密度峰值参考范围对骨质疏松症的及早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二、骨折评估及风险预测2013召开的ASBMR年会上公布了一项关于系统性椎骨骨折评估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在1370名50岁以上人群中比较了采用系统性椎骨骨折评估工具前、后通过新发非椎骨骨折预估脊椎骨折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依照评估工具要求,脊椎影像学检查率从16.5%升高到95.4%,充分评估后26.3%的新发非椎骨骨折患者存在1项或多项新诊断的脊椎骨折,其中髋部骨折患者占44。6%,骨质疏松症患者占33%,正常骨密度水平患者21.4%.根据Genant椎骨折半定量分级标准,评估前Genant1级(椎体压缩20%-25%)、2级(椎体压缩25%—40%)及3级(椎体压缩〉40%)的脊椎骨折分别为1.4%、0.5%和0.1%,评估后该比例分别显著上升到11。2%、12.3%及2.8%。由此可见,通过全面的系统性椎体骨折评估,脊椎影像学检查率可升高20倍,脊椎骨折诊断增加10倍.因此,椎体骨折评估工具在骨折后患者中的应用可能有助于对需要进行治疗的脊椎骨折高风险人群进行准确定义。此外,在大会上,针对骨折高危人群的OLEFY研究给出了一项关于40岁以上女性10年及20年以后骨折风险评估的报告。该研究在基线时纳入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