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植树节主题班会记录植树节主题班会记录篇1班会活动目标:重温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创建花香教室活动。班会活动过程:一、了解植树节。投影图片或视频片段。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正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二、欣赏植树节节徽。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2.“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3.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三、小品表演:(1)植树忙(2)植树进行曲。四、畅想(科学幻想)未来绿化家庭、校园、城市什么样?幻想1幻想2幻想3五、诗朗诵《春天,我们栽下一棵树》(从“加军博客”下载)六、给世界添一份春意初中部开展“做雷锋传人”月活动,其中有一项创建“花香教室”活动,初一2、3等班早已行动,一盆盆花卉给班级增添了无限生机,使同学们终日沉浸在花香、书香之中。根据规定,如果在养花(植树)的基础上能举办花卉诗文演讲比赛的班级可以荣膺这项殊荣。我们班怎样争取也能获得这一称号?养花措施:诗文演讲比赛安排:演讲活动记录和材料须报送学工处。七、每周红歌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八、班主任寄语:通过今天的联动班会,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希望大家积极投身创建花香教室活动,以实际行动给民兴、给世界增添融融春意!植树节主题班会记录篇2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植树节的时间2.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校园”的意识,让学生明确校园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校园,为学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3.帮助学生认识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诗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希望》。2.关于植树造林的谚语三.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2.请几位同学谈谈对校园环境的评价。3.说说学校在绿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4.小组讨论一下,校园存在着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以及面对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保护树木?5.诗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说说你的感想。6.宣读有关人人们征服地球、利用地球、破坏地球的有关资料。7.说说森林的好处。为此,我们必须植树造林,“种下明天的绿色”。全体学生诗朗诵《希望》。8.读读收集的有关植树的谚语。9.动手画画自己心中的小树,给自己的小树起名字。鼓励进行植树活动(回家与家长一起植树)。10.班主任做总结11.齐唱《春天在哪里》,结束这次主题班会。四、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扩大这个植树活动的参与度和让同学们也为环保为绿化出一份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环境保护活动中来,从而加大环保绿化的宣传力度。植树节主题班会记录篇3一、环保教育主题:承担绿色责任、营造绿色环境、树立绿色观念、传播绿色文明。二、行动口号:“美化校园我行动,爱绿护绿我能行!”三、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了解种树的益处。知道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增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四、活动过程: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