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2.碳循环(1)碳循环及存在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形式循环。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形式传递。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形式存在。(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和化能合成作用。(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①。②(实质是呼吸作用)。③。3.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影响:使,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1.有关碳循环的判断(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2)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呼吸作用等()(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4)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5)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有关物质循环的判断(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2)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是循环往复的()(5)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判断的理由。提示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联系(4)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6)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7)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并且同时进行的关系。命题点一碳循环的过程图解分析1.(2018·山东实验中学调研)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Ⅰ~Ⅳ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⑧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①过程实现的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⑥⑦⑧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②③④⑤D.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解析图中Ⅰ、Ⅱ、Ⅲ、Ⅳ分别为大气中CO2库、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碳循环路径(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故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如光合作用)固定的,B项正确;图中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项错误;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Ⅳ,D项错误。2.如图为生物圈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⑤、⑥表示呼吸作用B.①和②的速率基本相等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D.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解析①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⑤、⑥表示呼吸作用,A项错误;若碳循环能保持平衡,则①和②⑤⑥的速率基本相等,B项错误;丁是分解者,不能和其他生物构成捕食食物链,C项错误;③、④、⑦是群落内部的碳的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项正确。规律方法命题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3.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B.图1中能表示细胞呼吸过程的只有2、4、5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项错误;图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细胞呼吸,B项错误;如果次级消费者A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使其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C项正确;图2中的①和②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②/①的比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