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1)历史上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曲线呈“___”形,人口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这与人口__________的高低有关。(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①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_______相减的得数。②根本因素:取决于_______的发展水平。(3)历史时期:A_______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4)人口自然增长影响的因素。2.人口增长模式(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成因(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①主要发达国家:“低—低—低”模式。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模式。③全世界:由“___________”模式向“___________”模式过渡。④我国的人口增长从“高—低—高”模式转变到20世纪末以来的“低—低—低”模式。【深度思考1】“三低型”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一定比“高低高”型的国家低吗?二、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爆炸”2.环境的限制性3.基本概念4.人口容量的特点【深度思考2】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或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考点一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学法指导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2.人口问题(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1.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第(2)题,③地区自1950年以后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目前最可能为“三低”模式。答案(1)D(2)D2.(2018·四川成都九校联考)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经过原始模式、“高高低”传统模式、“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高高低”原始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传统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但是出生率下降;“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三低”型,应该是发达国家,排除C、D;18世纪80年代,该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不可能是美国,排除A。答案(1)D(2)B人口增长模式判断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考法一人口增长与人口转变模式分析1.(2017·海南地理,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答案(1)C(2)B2.(2014·课标Ⅰ,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解析第(1)题,从图中1970年以前,虽然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下降很快,但移民人数减少缓慢,说明总人口数仍是增加的,1970年以后移民人口迅速增多,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也上升很快,所以判断总人口数也是持续上升。只有①正确。第(2)题,1950~1970年,移民人口减少不是很大,但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说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答案(1)A(2)C借题发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1)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