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4年第3期(3总3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UNLFIOIGTAHROLGSCAINEDTNORAANNCESCLEE(OILCCSIO)OLESEEINO.32O04Geea.3nrlNo3浅议教学风格王伟摘要: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结果。本文从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怎样形成教学风格加以论述。关键词:教学风格;形成;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9(043o50;27088820)o—06—2众所周知,成熟的艺术家往往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如京剧中的“四大名旦”莫不自成一家,各有风韵。教学亦是如此,一名优秀教师也应有己的教学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教师的教学风格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也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它因教师的学识、修养、兴趣、特长等的不同而各异。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一般而言,一种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建立基础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模仿,包括对他人的教学语言、表情、教态和板书等的学习运用。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模仿成分多,创造成分少,但模仿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模仿,就无从创新,正如不学习知识,就无法发展智力一样。但模仿的一个很大缺点就是带有不成熟性,即从自己的教学中总能看到别人风格的影子,缺少个性,自己的东西还没有形成起来。但是,模仿并不等于简单搬用、“照葫芦画瓢”。教师如果一味模仿,就会抑制自己的创造性,最终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模仿必须注意吸取他人之长。二、初具风格在模仿学习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后,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逐渐能做到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来探索性地进行教学,迈出建构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这时,教师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完全模仿,开始走出别人的“子”影,犹如一只羽毛已经丰满的小鸟,能够刚刚展翅飞翔了。这是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学思结合,把模仿与运用、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三、形成特色教师在进行独立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征,进行艺术加工,以自己的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教学进入个性化阶段。这时,教师的教学从内容理解到教的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的教学,也有所创新和突破。此时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既来自于他人而又异于他人,同时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他人教学风格的一种超越。四、自成一家6S这是教学风格的最高境界,也标志着教师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学艺术家。这时,教师的教学已经不拘一格、一式,不限一章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教学实践艺术化的过程。这一阶段,教学从内容的处理、方案的设计到方法的选择、过程的组织,都表现出多样性与稳定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以上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四个基本阶段,也是教师构建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一、进行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教学风格不会与生俱来、无缘无故地形成。它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结果,也是教师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要形成教学风格,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教育科学理论,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不能死搬教育科学中的条条框框。教学风格既不会光顾那些对教育科学理论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青睐那些不知教育科学为何物的“教书匠”。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特级教师斯霞说过:“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爱自己的工作对象,那么他的教教育工作是肯定做不好的”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进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正是凭着这种“乐教爱生”的精神,斯霞老师才形成了自己那种“于质朴中见真功夫”的教学风格。教师只有把教学作为一忠帐跣?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才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会强化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乐教爱生”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应力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己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那些异于别人的生理特点、能力系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