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

2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绪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三个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二、思维能否认识或真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时间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P26~P27。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意,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运动观(定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反对错误观点)。P29定义: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时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意识观(起源、本质、能动作用)。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27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27能动作用:P50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多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实践观(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与分化)联系与发展的本性。P35~P36联系的定义:指事物的联系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关系,方法论意义)。P38~P40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些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包括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属性。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两点论及重点论: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掌握度的意义、量变质变及其关系,方法论意义)。P40定义: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辨证关系: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意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9、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