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诧.辩敢第30卷第4期2007年4月水产养殖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聂湘平,王翔,陈菊芳(暨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510632)摘要:文章介绍传统养殖模式虽然有着良好的环境效益,但养殖产量比较低下,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有水产养殖模式养殖结构简单,过度依赖化学农用品的调控,饲料添加剂、生长促进剂、杀虫剂、抗生素等各种化学品的频繁而广泛使用,极大地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必须调整现有的养殖模式,吸收传统水产养殖业中多元化、多层次特点和现代养殖模式中的集约化、规模化特点,摈弃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合理使用农用化学品,控制养殖水体的污染,发展绿色水产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品;有毒有害污染物中图分类号:XI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04(2007)04—0106—05中国的水产品产量高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世界其中桑基渔塘系统是突出的代表,曾被联合国粮农组上唯一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根据我国织肯定并向全世界推广[81。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渔业发展规划,水产品总产量要从1998年的3906万t发展,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基塘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展~lJ2010年的4500万t,其中水产品增加量主要靠水产了很大的变化。基塘系统种植业和养殖业集约化、专养殖来实现Ⅱ】。随着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业化程度提高,种植与养殖严重分离,水产养殖向特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种水产品和高密度精养方向发展,基塘系统中养殖面也日益突出。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结构和养殖方式的积增加,种植面积减少,塘基面积比例失调。塘基种植制约,水产养殖在给人类带来大量优质蛋白质的同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桑基向蔗基、蕉基、花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大量投喂人工配合饲基、菜基等多样化发展,物流中增加了猪、鸭、鸡等畜料后残饵引起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酬频繁使用各种禽养殖环节,增加了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复杂性,同时消毒、杀菌等化学药物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水体环境也增加了添加剂、药物等外源污染物残留的风险【9]。传的相对稳定引起的水产品污染问题等。本文就我国统的水陆物质、能量交换循环模式利用的被削弱,甚水产养殖与有毒有害物的污染残留及其环境影响作至被切断。传统的环境友好养殖模式被高密度的集约一综述。化养殖模式取代。1.2现代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影响1水产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晌现代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是1l传统的基塘养殖模式的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中最主要两种代表形式。我国传统养殖方式主要代表是池塘养鱼,该方式1.2.1池塘养殖特点是采取多品种混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水中的池塘养殖是一个封闭型的、以人工调控为主的半天然饵料,如珠江流域的桑基鱼塘、南方丘陵地区稻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其环境容量有限,易受内环境田养鱼等。桑基鱼塘系统是利用地形挖塘筑基、基塘和外环境诸多因子的制约影响。养殖对象是系统中的共存、种养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塘基上绝对优势种群,人工投饵是主要的营养和能量来源。种桑养蚕,蚕粪蚕蛹喂鱼,鱼粪积聚塘底,挖泥种桑,其中相当部分饵料未被摄食进入水体环境。资料报道物质循环利用。过去多在塘基上种桑,故统称桑基鱼在鲤鱼养殖中,每产出鲤鱼lO00kg,需投喂饲料塘。基塘结合的水陆交换循环模式利用物质、能量的2000kg(按饲料系数2.0计算),有1490kg残饵未被利用多层次分级利用与反馈原理,组成的基塘系统的层次而留存于水体中,其中包括70.4kg氮、18磷进入养殖多,食物链复杂,基本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药物,对环境水体㈣。一般国内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有10%~30%因质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小7]。量、适口性、溶失作用等各种原因而未被利用留存于基塘系统曾经是珠江三角洲最主要的农业系统,水体,在同化的饲料中,又有一部分以粪便和氨的形式排出体外进入水体。这种封闭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118)体交换和物质循环低下。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如作者简介:聂湘平(1966-),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电话)020-852258O8(电子信箱)txpnie@jnu.edu.cn。残剩饵料、排泄废物等不易转移和扩散,导致养殖自·106·水产养殖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聂湘平,等身污染的发生。底层残饵分解会不仅引起水中DO下农用药品使用管理上的不完善,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降,同时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