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实验教案 (2).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苏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实验教案 (2).doc

江苏省苏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实验教案(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实验: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酶实验)实验目的学会探究的方法,认识酶的特性。背景资料[来源:学_科_网Z_X_X_K]酶是生物体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但不参加到反应的产物。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只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有专一性、高效率等特点。有胞内酶和胞外酶,例如唾液淀粉酶在试管里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教学目标学会探究的方法,认识酶的特性。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探究的方法,认识酶的特性。难点:学会探究的方法。[来源:学|科|网]实验关键学会探究的方法,认识酶的特性。实验器材1.试管和试管架2.酒精灯3.试管夹4.稀释100倍的新鲜唾液5.稀释5倍的医用碘酒6.0.5%的淀粉水溶液。教学过程导入师: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酶的知识,酶是生物体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但不参加到反应的产物。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只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有专一性、高效率等特点。有胞内酶和胞外酶,例如唾液淀粉酶在试管里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学案之一:酶的作用师:试管1:取1毫升0.5%淀粉水溶液加1毫升稀唾液,放在37℃左右的温水里保温5分钟。试管2:取2ml稀唾液加热至沸,放冷后加入1毫升0.5%的淀粉水溶液,保温5分钟。分别于管1管2各加1—2滴稀碘酒。结果有什么不同?解释其原因。学案之二:麦芽淀粉酶的实验师:麦芽中含有β-淀粉酶,可特异的将直链淀粉彻底水解成二个葡萄糖联成的双糖──麦芽糖。对枝链淀粉从分子外端切下麦芽糖,所以又叫外淀粉酶。师:(1)提取麦芽淀粉酶:取培养10天左右的麦芽(干的鲜的都一样,大麦小麦皆可)20粒,放入研钵里研磨,边研边加入10毫升水过滤备用。(2)准备6只试管,给试管编号1、2、3、4、5、6。在每支试营分别加入3ml的1%淀粉水溶液,在1、2号试管里又加入1ml的稀唾液,在第3、4号试管里加入麦芽淀粉酶溶液。在5、6号试管里只有淀粉水溶液。将以上6只试管放入一只有40℃左右的温水烧杯里约5分钟后,在每支试管里各加入1ml本尼迪克(Benedict’s)试剂。然后将6只试管放入装有沸水的烧杯里,在沸水浴中经5—6分钟。看到6只试管里的液体有不同的颜色变化,1、2号试管由绿变红,3、4号试管由绿变桔黄色,5、6号试管保持绿色。解释以上现象。学案之三:酶的专一性师: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起化学变化的特性是酶的专一性,即酶只作用于相同的化学键。对立体异构物也有专一性。例如H2O2不能被唾液淀粉酶分解而只能被过氧化氢酶分解为水和氧。它的催化活性远超过无机催化剂。在0℃时一个分子的过氧化氢酶一分钟能催化500万个分子的过氧化氢分解,比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快100亿倍。动物的鲜肝含有过氧化氢酶可做实验如下:师:1.试管1:注入3毫升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加入一些剪碎的鲜肝(猪、鼠、兔、蛙的),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是O2,可用木柴余烬插入试管,木柴又明亮地燃烧起来。2.试管2:注入3毫升3%的H2O2水溶液,加入些煮熟的动物肝为对照,解释有何不同?3.试管3:注入3毫升3%的H2O2水溶液,加入1毫升新鲜的稀唾液,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以说明酶的专一性。师:注:在实验2麦芽淀粉酶的实验中如无班尼迪克试剂,可用1%的CuSO4和10%的NaOH水溶液也可鉴定糖的存在。用量为在各试管中加入10%NaOH溶液1毫升,摇匀,滴加1%CuSO4溶液,直至发生轻微混浊为止。放入水浴中加热即可观察到有黄色或红色沉淀。但不可加热过久,否则会发生CuO黑色沉淀。5.课堂小结师:关于酶的性质,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查找相关的知识。作业布置查找关于酶的知识。板书设计酶是生物体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但不参加到反应的产物。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只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有专一性、高效率等特点。有胞内酶和胞外酶,例如唾液淀粉酶在试管里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教后反思要提前布置好实验。对实验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帮助学生从更简单的角度来认识这个实验。[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