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生物学法指导——让学生爱上生物课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学法指导去完成。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通过一个学期的生物教学,对生物学的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积极思考,重在理解积极思考,思考是通过思维活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思考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例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看到这个概念时,要思考酶的来源、功能、化学本质分别是什么?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出酶的来源——活细胞产生,功能——催化作用,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这样分析之后就很容易理解酶的概念,从而将其记住。二、掌握规律、注重知识的联系性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物质性、统一性、发展进化。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1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识规律、大脑活动规律。如人的认识都是由浅→深,由少→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知识与知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些联系可以有如下情况:(1)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主要是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联系,反映了一种适应的联系。例如,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除,各种细胞器也退化,这种结构为能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也就是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的这种结构,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再如,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这是因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提供细胞生命活动缩需要的能量。这些都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联系,这是生物学中的一条重要主线,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导致有什么样的功能,而什么样的功能也会反过来影响生物体的结构。(2)比较联系主要是横向联系,指具有相反关系、相近关系、相关关系的知识之间的比较。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借助图表来呈现,从而方便理解记忆。例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的比较就可以用以下图表(表1,图1)来表示,这样有利于理解与记忆。2比较场所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线粒体(二).(三)条件H2O、CO2、光、色H2O、O2、酶、、素、酶、适宜温度适宜温度叶绿体物变质化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无机物光能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能量变化ATP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表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的区别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光能光合作用O2(CH2O)呼吸作用热能ATPH2O,CO2图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的联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联系,比如因果联系、结构联系、功能联系、生态联系、调控联系、进化联系、系统联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在注意知识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的同时,就可以逐渐摸索到一些知3识规律。以上这些规律对于掌握知识是很重要的,因为抓住了规律就可以在学习中避免死记硬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生物学学习大体上也要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有规三、生物学学习大体上也要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律地进行1、预习预习是弄清知识结构,初步确定重点,找出疑难处。这样,上课就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预习不仅仅是课前看书,对于学习高中《生物》来说,还应有生物学科的特点,即预习还应包括观察、思考、采集、实验等多项内容。特别是对于各章节中重点知识的预习,更应该联系实际。2、听讲课堂只有40分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80%的知识就能够当堂记住,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第一、听思路第一、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第二、第二、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