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手册PAGE-16-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手册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手册二○○三年九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53305222"东北农业大学简介PAGEREF_Toc53305222\h-1-HYPERLINK\l"_Toc5330522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简介PAGEREF_Toc53305223\h-3-HYPERLINK\l"_Toc53305224"东北农业大学校训PAGEREF_Toc53305224\h-4-HYPERLINK\l"_Toc53305225"关于对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批复PAGEREF_Toc53305225\h-5-HYPERLINK\l"_Toc53305226"网络教育的特点PAGEREF_Toc53305226\h-6-HYPERLINK\l"_Toc53305227"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守则PAGEREF_Toc53305227\h-7-HYPERLINK\l"_Toc53305228"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试行)PAGEREF_Toc53305228\h-8-HYPERLINK\l"_Toc53305229"一、入学、注册PAGEREF_Toc53305229\h-8-HYPERLINK\l"_Toc53305230"二、选课PAGEREF_Toc53305230\h-8-HYPERLINK\l"_Toc53305231"三、课程考核PAGEREF_Toc53305231\h-10-HYPERLINK\l"_Toc53305232"四、重考、重修PAGEREF_Toc53305232\h-11-HYPERLINK\l"_Toc53305233"五、学籍变动PAGEREF_Toc53305233\h-12-HYPERLINK\l"_Toc53305234"六、毕业、结业和肄业PAGEREF_Toc53305234\h-13-HYPERLINK\l"_Toc53305235"七、非学历教育PAGEREF_Toc53305235\h-14-HYPERLINK\l"_Toc53305236"八、附则PAGEREF_Toc53305236\h-14-HYPERLINK\l"_Toc53305237"东北农业大学授予本科学生学士学位的规定PAGEREF_Toc53305237\h-15-HYPERLINK\l"_Toc53305238"东北农业大学学生证校徽管理办法PAGEREF_Toc53305238\h-16-东北农业大学简介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拥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高等学府,始称东北农学院,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94年,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现已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科研型和开放式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学科覆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和法学等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7个硕士点,39个本科专业,国家大豆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生物学专业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坚持多层次培养人才,形成了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确立了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继续教育为扩大办学规模和加强与社会联系纽带的多层次办学思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共有各类在校生32805人,其中研究生1038人,本专科生16511人,留学生120人,在职攻读博士、硕士人员593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10154人,成人教育学生4389人。学校通过“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凝聚各方人才,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22人,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18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9人,在读博士66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