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南中招语文押题快卷(四).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河南中招语文押题快卷(四).doc

2012河南中招语文押题快卷(四).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012年河南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试卷语文(四)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弥.漫奢靡.鬼迷.心窍望风披靡.B.着.陆琢.磨绰.约多姿真知灼.见C.歼.灭信笺.挑拨离间.缄.口不言D.怯.懦惬.意锲.而不舍提纲挈.领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震耳欲聋粗制烂造变幻莫测忍俊不禁B.叱咤风云毛骨悚然息息相通耀武扬威C.德高望重鞠躬尽瘁妇孺皆知人迹罕至D.格尽职守因地制宜视而不见物竞天择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我们要丰富自己的思想情趣,提高文学和鉴赏能力。(2)小习惯改变大地球,爱低碳新时尚。(3)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4)只有努力钻研,勤奋思考,能对所学内容知其所以然。A.素养表现淡薄才B.修养彰显淡薄就C.修养表现淡泊就D.素养彰显淡泊才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描写了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2C.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D.《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5、古诗文默写。(共8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诗歌中有情趣,亦有理趣,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一句传达了高度决定视野的哲理意蕴;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巧妙地点出了时序更替的自然理趣。6、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口号。在壮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真正意义。材料二:一些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他们都毫无例外地注意到了河南文化的灿烂历史和当下河南文化建设令人瞩目的成就。季羡林:河南的建设文化强省理念提得好,我曾到河南看过洛阳牡丹,参观过龙门石窟,还收藏有龙门二十品的拓本。我身边的杨秘书和护工小王,她们都是河南人,很好,我非常满意。余秋雨:我会一直仰望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中原人是证人。迈入文明的门槛有很多标准:第一需要有文字;第二有城市的痕迹;第三有青铜器;第四有祭祀活动。这一切最早主要发生在河南。易中天:我不是谁请都去的,但河南我不能不来,中原是最有资格讲文化的。中国中国,天下之中,中国的中心在河南。古代的中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创造辉煌的地方。这里的文化博大精深,随便一个小地方,都有可能是历史上的国家,或者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3冯骥才:河南是中国文化的“高地”。河南是中国文化艺术遗产集中、历史信息密集的地方,是中华文明遗产的宝库。河南有一种非常清醒的文化自觉,在这一点上我特别尊敬河南。材料三: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