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精选.docx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精选.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认读三个字,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在讨论中,感受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2.讨论、阅读、联系生活实际等相结合。3.感受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教学难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认读三个字,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在讨论中,感受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二、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1、提示: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画出好词。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好词和好句子?3、提示:和你前后位的同学合作进行读课文,要读正确流利。4、引导: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5、再读课文,分组讨论:(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二、汇报交流:思考问题: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到底好在哪里?三、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谁能读好师傅说的话语和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四、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但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五、延伸:激发兴趣:你也曾经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还有没有同学是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事?举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六、拓展思维:提示: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1、画“藏”——深山藏古寺2、画“声”——蛙声十里出山泉3、画“香”——踏花归来马蹄香文本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3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文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设问及其作用。2、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文章分成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教学过程:一、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学生可能问:小岛还有失踪的,那么真正的谜底是什么?二、浏览课文,自己寻找答案。三、这两种说法你觉得哪种更科学?找出理由谈一谈。1、舒尔茨的观点什么地方让你怀疑?读,说一说。四、默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星鱼的语句,先读一读,再说说小岛失踪的真正原因。读,找,画下来,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享年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_。读了这段话你感觉到了什么?(大厉害能吃)作者怎样介绍星鱼大,用什么方法?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噬食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抓住2平方米和胃口极好理解星鱼是造成岛屿失踪的罪魁祸首。有语气地读这段,把星鱼的能吃读出来。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大岛和小岛是怎样失踪的。五、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写了岛屿失踪的真正原因。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处理第三自然段1、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什么事情?哪样呢?这句话是接着哪句话来说的?这句话放在这起什么作用?)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句话与上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前面那句话提出了问题,这句话作出了回答。3、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过渡)4、小结:过渡段主要是承上启下,但是引起下文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应该把第三自然段与4-7段放在一起,讲的是岛屿失踪之谜。5、课文的1、2段讲了什么呢?6、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呢?按两部分读课文。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认识了一种新的句子那就是设问句,读课文中的两句话,说说这种句子在文中有什么好?七、有感情地读全文。向你的同学说一说岛屿失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