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doc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一、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板书课题:齐读。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3、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生读,后齐读。二、初读感知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⑴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⑵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2、交流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说说对此句的理解。3、师小结过渡: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觉在画中一样,那感觉真是太美了。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用你们美的心灵,美的眼睛去感觉桂林山水美的神韵。先来感受漓江的美。三、感受漓江的美1、师配乐朗读第二小节: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漓江水的特点。2、师:听出来了吗,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3、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抓静、清、绿)4、指导朗读:读出?静、清、绿?的感觉来。(练读、指名读、齐读)5、迁移句式,完成填空:⑴万里长城真长啊,长得()。⑵尚湖的水真(),()。6、有感情地朗读: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漓江的美。四、领略桂林的山过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桂林的山。1、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学习第三小节,说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可用小组内喜欢的方式读,如可以读读画画,可以边读边想象桂林山的样子,也可开展朗读比赛等。2、交流:(媒体出示该段内容)抓(奇、秀、险)用相关图片帮助理解。3、在感情地朗读:桂林的山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师引读第一句。谁能把它的这种魅力感染给大家。推荐读,齐读。五、小结升华1、师引读4小节。后接着引读: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问:这幅画是谁画的?3、小结:大自然用它那绝妙的彩笔为我们描绘了这么美妙的一幅画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4、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老师和同学一起随着音乐朗读这首诗。六、布臵作业1、你出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2、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办成小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教后感】让?美?在课堂上大放异彩。《桂林山水》已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精典文章,其一原因是在于它的文质兼美。教学此文时,我努力为学生营造成出美的意境。一、结构美这篇文章的教学结构我是这样安排的,上课一开始,就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然后就请学生交流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接着整体感知,抓文章最后一小节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再由这句话,去感受漓江水的神韵,领略桂林山的风姿。最后在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得以升华。二、音乐美教学此文时,在朗读的设计上我出很下功夫,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最得意的一手是配乐朗读。有教师的配乐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漓江水的特点。又有学生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最后,老师和同学一起随着音乐朗读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让美融入学生的心灵。三、板书美此文的教学板书,我采用了对联的形式,让学生在直观上感受到美激qing导入,激发兴趣。﹝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闭上眼睛的遐想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为桂林山水的美景奠定了基础﹞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游览胜地参观,好吗?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来作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乘上隆隆的飞机,穿过密密的云层,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请你们睁开眼睛,看!我们已经到了什么地方?(老师引导的同时播放着音乐,此时画面出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桂林在我们祖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板书课题:桂林山水﹞一、整体感知,引人入境。﹝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从整体入手感受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理清了思路。以景入情。引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初步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师:今天我们学新课“板书:看图学文”看图学文,首先要学习看图。应当怎样看图呢?生:要仔细观察。师:对。先要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写成文,也就是学习怎样看,怎样写的问题。今天要看这样一幅图“指图?桂林山水?”大家读标题。生:桂林山水。师:一看到课题,一看到这幅画,马上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