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13.3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2-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x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2-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答案主要是南北方降水有差异,南方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的排泄。1.划分依据:根据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的地域分布和____发展水平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国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全国其他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2.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经济地带最、西部经济地带最低的东、中、西排列方式,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在逐渐扩大。经济发展速度: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中、部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区域位置差异: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便利的优势;中、西部经济地带由于距海较远,地形、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3)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趋势。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判断]1.南方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协调。()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4.从历史上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东移趋势。()知识归纳互动探究读“东部季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部季风区南北方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东部季风区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它还是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3.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古代“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东部季风区的南北方自然差异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或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地区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地区为热带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材料二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注暂不包括港、澳和台湾地区数据。1.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2005年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由材料一中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看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有什么差异?3.材料二反映出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都高于中、西部经济地带?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属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是A.辽宁吉林黑龙江B.内蒙古陕西山西C.湖北江西湖南D.重庆四川广西4.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中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好D.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达标检测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油菜成熟期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油菜成熟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起伏D.植被状况11解析东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较少,但经济基础好,发展水平高,开放程度高,对应②;西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弱,发展水平较低,开放程度低,对应①;中部经济地带介于二者之间,对应②。1111解析从其位置可知,甲为新疆,深居内陆;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干旱,沙漠广布;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但水资源缺乏;该地对外开放晚,主要发展边境贸易。乙为广东省,该地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植被茂密;能源资源缺乏,但水资源丰富;该地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与外界联系广泛密切。OfficeTMG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