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1.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2.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所适用的物质。3.通过蒸馏和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一、蒸馏1.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2.装置及主要仪器3.蒸馏水①的制取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____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_____,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4.Cl-的检验(1)自来水白色沉淀②,说明自来水中_____。(2)蒸馏水无白色沉淀,说明蒸馏水中_______。二、萃取和分液1.萃取(1)依据: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_______不同。(2)过程:物质从_________的溶剂进入_________的溶剂。(3)仪器:_________。2.分液用于分离_________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3.萃取分液的案例——从碘水中提取碘③【思考辨析】1.判断正误(1)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体中。()分析:温度计测的是蒸气的温度,故其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2)检验自来水中的Cl-时,可先用稀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分析:因稀盐酸中含Cl-,干扰了自来水中Cl-的检验。(3)用酒精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析: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4)分液时,下层液体先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分析:分液时,下层液体先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不能都从下端放出,否则会使上层液体不纯。2.问题思考(1)分液时,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的目的是什么?分析:为了平衡分液漏斗内外的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2)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l-吗?分析:不一定。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等杂质离子。【知识链接】①蒸馏水蒸馏水的成分是H2O,无其他物质,为中性,不导电。②白色沉淀中学阶段,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和硫酸钡。③碘碘是一种卤素单质,分子式是I2,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苯、汽油等。④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一、蒸馏的注意事项1.实验装置及仪器仪器主要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2.仪器安装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3.蒸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加热蒸馏烧瓶,要垫上石棉网。(2)蒸馏时在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3)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1/3~2/3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因为它测定的是蒸气温度。(5)冷凝管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馏瓶。【知识备选】(1)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以决定何时(即在什么温度)收集馏分。(2)蒸馏与蒸发的区别①蒸馏适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可从液体混合物中得到沸点较低的液体。蒸馏包括加热蒸发和冷凝。②蒸发适用于分离液体和可溶性固体溶质,通常是为获取固体溶质。③举例。将NaCl溶液蒸发可得NaCl晶体,若是蒸馏则可得蒸馏水。【学而后思】(1)利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时,不用蒸馏烧瓶而用圆底烧瓶,且不用温度计,为什么?提示: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无需温度计,将水加热沸腾即可,因此用圆底烧瓶而不用蒸馏烧瓶。一般的蒸馏需得到多种馏分,故要用蒸馏烧瓶且使用温度计。(2)冷凝管的冷却水为什么一定要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提示: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是为了把冷凝管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冷凝水能够充满整个冷凝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冷凝效果。如果上进下出的话,水流根本不会贮存并充满冷凝管,起不到冷凝效果,也容易损坏仪器,使局部忽冷忽热而造成冷凝管破裂。二、萃取、分液的注意事项1.萃取剂的选择(1)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2)常见的三种萃取剂:2.萃取、分液的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学而后思】(1)为什么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提示:①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②四氯化碳和碘不发生反应;③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2)用苯萃取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