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doc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38分)1、补写古诗文中的上句或下句。(10)(1),不求闻达于诸侯。(2),羌管悠悠霜满地。(3),长烟落日孤城闭。(4)持节云中,?(5)足蒸暑土气,。2、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10分)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4分)生活像一幅画,让我们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品评每一朵茉莉与牡丹,暗香浮动与国色天香是不同的境界;联想人生的起伏与变化,及时天又刮风又下雨,也要xiao洒而坦然;咀嚼生活的平凡和伟大,豪迈壮阔是大海的生活,悠闲灵动则是小溪的生活;欣赏月亮的阴晴圆缺,欣赏世间的悲欢离合,每一种景zhi都是一种美,每一种感悟都是特别的收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景zhi()xiao()洒咀嚼()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悠闲”的意思是。“悲欢离合”中“合”的意思是。这段位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描写生活。4、名著阅读(4分)《》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善行的是神行太保。二、阅读(62分)(一)“知入”与“知出”(22分)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6、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5分)7、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5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8、第⑤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3分)9、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5分)(二)阅读《一棵树的智慧》,回答以下各题。(21分)一棵树的智慧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舍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