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考点大全笔记.pdf
上传人:星星****眨眼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考点大全笔记.pdf

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考点大全笔记.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热学理想气体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P为一小活塞,有一段水银柱将封闭在玻璃管中的空气分成上、下两部分,活塞和水银柱都静止不动。现在用力向下压活塞,使得活塞向下移动一段距离L,同时水银柱将向下缓慢移动一段距离H,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有()A.L>HB.L<HC.L=H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题目没说压力多大,可以采用极限法分析,不妨设其为无穷大,这时空气柱的体积几乎都被压缩为零。显然,活塞移动的距离要比水银柱移动的距离多A部分空气柱的长度,即L比H大。故选A。小提示:在单调函数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应用极限法定性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例如,本题中,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减函数,可以采用极限法分析当压强为无穷大时对应的体积情况;活塞移动距离与气体体积减小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增函数,可以采用极限法分析当体积为零时对应的活塞移动的距离。12、使用胶头滴管时,插入水中,捏尾部的橡胶头,使其体积减小,排出一定空气后稳定状态如图所示。然后松手,橡胶头体积增大푉1,有体积푉2的水进入了滴管。忽略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푉1>푉2B.滴管内部气体向外放热C.水的表面层内分子比水内部稀疏,因此表面层内分子间只有分子引力D.若知道最终滴管内部气体体积和气体分子个数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直径答案:A解析:A.设大气压强为p0,水的密度为ρ,则开始时气体的压强p1=p0+ρgh1吸入水后气体的压强p2=p0+ρgh2由于h1>h2,则p1>p2设气体开始时的体积为V10,吸入水后的体积为V20,气体的温度不变,根据玻意尔定律:p1V10=p2V20由于p1>p22则V10<V20对胶头滴管V10+V1=V20+V2所以V1>V2故A正确;B.滴管内部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由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则气体吸热,选项B错误;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液体的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引力,故C错误;D.若知道最终滴管内部气体体积和气体分子个数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的体积,但不能求解分子的直径,选项D错误。故选A。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푎开始,经历푎푏,푏푐,푐푑,푑푎四个过程又回到状态푎,其体积푉与热力学温度푇的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푐푑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푂,푎푏、푏푐分别与横轴、纵轴平行,푒是푂푏与푑푎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从状态푑到状态푎是压强增大B.气体从状态푏到状态푐是气体对外做功同时吸热C.气体从状态푎到状态푏过程中吸热D.气体从状态푐到状态푑是等容变化答案:C3解析:A.根据푝푉=퐶푇可知푉퐶=푇푝坐标原点O与ad上各点的连线斜率与压强成反比,由图可知,气体从状态d到状态a是压强减小,A错误;B.由图可知,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同时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B错误;C.气体从状态푎到状态푏过程中,根据图像可知为等容变化,气体不做功,但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C正确;푉D.根据=퐶可知,由于cd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则气体从状态c到状态d是等压变化,D错误。푇故选C。4、如图,a、b、c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p-t图中的三个状态,其中体积最小的是()A.a状态B.b状态C.c状态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等容变化过程中,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在p与t图象中,等容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过(-273,0)坐标,4过a、b、c三点作出等容线如图所示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푝푉=퐶푇解得푝퐶=푇푉由此可知体积越小,斜率越大,而由图可知a状态的斜率最大,故a状态的体积最小。故选A。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应先滴油酸酒精溶液,再撒痱子粉5B.图乙为水中某花粉颗粒每隔一定时间位置的折线图,表明该花粉颗粒在每段时间内做直线运动C.图丙为分子力F与其间距r的图像,分子间距从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先变小后变大D.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②对应的温度较高答案:D解析:A.“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应先撒痱子粉,再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