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doc

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通过分析文学语言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龙门第一实验学校李亚朋语文课堂少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就像植物少了阳光;语文少了语言,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语文课少了语言分析,就像嚼蜡,没滋没味。我们分析文学语言主要是分析语言的多种表达手段和多种方式方法,如语词的活用、修辞方式的运用。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反映北方游牧生活的民歌,特别是后几句使用的叠音词将北国草原的苍茫浩瀚、辽阔壮美一下子就描绘了出来。我们通过分析语言的修辞效果,来展现这种美的境界。又如《木兰诗》首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通过“唧唧”一词的分析、品味、感悟,就能让人们仿佛看到一个少女正在织布,织布机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可以让人想象到少女劳作时的情景,给平实的语言增添了美感。还有《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无不是使用叠音词来增强形象感。我们通过这些生动的语言描很快就能达到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的效果。关汉卿,也是一位语言大师,王国维称其“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关汉卿注重戏剧语言的性格化,又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等,构成了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我们通过分析这些富有艺术色彩的语言,直接获得了美的陶冶。生动的文学语言可以创造出传神可感的文学形象,模糊性的语言则能够创造出内涵深刻丰富而复杂多义的文学形象,扩大文学的空间。汉乐府《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貌,也是从侧面描写,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又如《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时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们透过这些语言的描写,可以达到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和思想内容。当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的弊端,通过走进文本,分析语言,使语文课堂充满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触动,从而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审美的熏陶。这样,一节语文课讲下来,既锻炼了老师,又训练了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