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设计导则导则的基本格式:背景描述设计目标导则条款导则的解释背景描述设计目标5导则条款7导则的解释城市设计导则总结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体系:城市整体要素城市功能要素空间形态要素城市整体要素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1.宗教类物质载体2.历史保护类物质载体3.民俗类物质载体自然要素气候:光照环境、风环境地貌:山岳、水体植被生态保护17城市功能要素公共空间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景观系统1.公共空间系统广场21城市公共绿化公共建筑城市街道城市绿带空间滨水岸线2728自然景观2.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助动车、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3.景观要素确定景观分区确定城市景观结构框架组织景观点布置景观视廊绿化:品种、造型、季相34空间形态要素城市形态特征要素建筑物要素街道设施城市形态特征要素1.路径2.界面:连续建筑界面、主要滨水界面、次要滨水界面、绿化景观界面、城市交通界面3.节点:地标节点、交通性节点、出入口节点、历史性节点、节奏性节点4.标志物5.城市天际线建筑物要素1.建筑群体组合:建筑物要素2.建筑单体:街道设施4041421.建筑设计导则2.公共空间设计导则3.道路系统设计导则4.景观设计导则5.城市家具设计导则6.室外广告、标识设计导则7.照明设计导则(1)建筑的尺度步行层面要求具有人体的尺度,并通过景观要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的纹理和韵律的表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来获得。并且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街道层面。尤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已有的或周边的建筑并强化已有的交通系统和开放空间形态。同时要考虑建筑的其它要素,如具有园林水乡特色等。(2)建筑形态就人的活动感受和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而言,建筑设计的重点体现在两方面:建筑底部(较低楼层)及建筑顶部,二者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态。1)建筑底部(裙房)服务于城市生活的部分,是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界面。建筑退界是控制街道尺度和景观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控制建筑退界保证街道空间的连续性并形成地面开放空间。建筑底部的设计应细致、协调,通过饰面材料的质地、建筑纹理等建筑细部的处理使建筑符合人体尺度;同时为保证建筑之间彼此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立面处理必须考虑相邻建筑的关系。2)建筑顶部建筑的顶部服务于城市的天际线,也是建筑个性的集中体现。顶部的高度控制是形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手段,局部建筑的高度应服从于总体设计构架。建筑主楼的立面处理,必须考虑与相邻建筑的关系。通过立面材质、光影、造型塑造协调的建筑关系。(3)材质建筑外墙材料慎用光面瓷砖和琉璃饰面;禁止使用大面积的镜面反射玻璃。公共建筑主楼鼓励使用透明浅色玻璃、彩色涂料、金属和玻璃幕墙,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公共建筑使用面砖外墙饰面;公共建筑裙房鼓励使用石材,并局部采用金属材料,不允许使用大面积的反射玻璃幕墙和反光金属材料。(4)色彩不宜大面积地使用明亮耀眼活色彩沉重的颜色,石料和砖石块要保持自然的色彩。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彩,如透明的窗玻璃、古铜色、灰色、绿色和蓝色的材料,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来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设计时应注意其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构建,并使之与相邻建筑、街区保持有机的联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是表现空间活力和风貌的重要标志,规划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位于车站周边,空间构成应多样、大方,建筑设计应具有时代气息。城市广场作为规划区域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要协调好广场与周边公建、站房的关系,通过轴线对位以及广场、公建建筑形态的巧妙处理,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广场建议采用冷色调铺装,给人以安静的秩序感,材料选用花岗岩等质地坚硬的材料。并利用花坛、喷泉及标志性浮雕分割广场空间,使其尺度更加宜人化。同时,为吸引人流,可在广场适当位置布置咖啡厅、茶座,并配有足量的座椅。街道上的活动应该是安全舒适的,行人与车流应进行分离,可采用平面上的可立面上的,且应设置必要的行人休息空间。步行道包括人行道和建筑后退的步行区域,可利用地面铺装来区分人行道与建筑后退的步行区域。3.道路系统设计导则机动车停车场位置、规模应根据所在用地的功能性质和使用内容而定。(2)步行系统设计导则(3)街道景观设计断面铺设街廓绿化城市街道应被视为最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除了满足现代交通的功能,亦能作为行人活动的场所,街道景观的设计,成为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重要环节。街道景观设计依据道路功能不同,包括断面设计、地面铺设、沿街建筑、绿化和照明、交叉口设计等方面,以形成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街道景观。4.景观设计导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