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形势政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海洋大学形势政策.doc

广东海洋大学形势政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形势政策题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出现了再工业化的现象,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及中国的应对之策。发达国家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着明显的去工业现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着第三产业转移,其比重也在逐年下降。去工业化之后,世界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了这些机遇,迅速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因为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劳动力低廉,生产成本低下,所以快速崛起了;对比发达国家,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去工业化"后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金融、教育、文化产业?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使得这些发达国家陷入困境,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国家是很危险的,一场危机就能将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破坏,毕竟用泡沫铸就成的大厦总是不堪一击的。2009年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了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当某些矛盾日益突出之时,于是发达国家便要利用心的科技手段、现有的庞大市场份额,和很强的就业创造能力以及较长的产业链重振传统制造业的再工业化,伴随着多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刺激国内产品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制造业上占据先机,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面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我们仍需要总结在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进程中的得与失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争取在新一轮的挑战中获胜。我认为中国要牢记三方方面。第一点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西方国家的重新看待制造业的价值,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在这些强大的对手面前实在吃亏,我国工业化还处于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但发展代价也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突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二点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策。在物质、能源消耗巨大的今天,谁有更多的资源谁便是赢家,因此我国要想打赢这场经济战役,必须解决制造业所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惟其如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可能落到实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坚持创新原则。加大力度培养人才,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未来经济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转移到依靠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上来。叙利亚危机的现状如何,原因及走向会怎样?谈谈你的看法。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分别与土耳其、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毗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人口2220万(2011年),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2010年岁末,始自突尼斯的中东政治动荡潮很快波及到叙利亚,使其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当不少阿拉伯国家出现政权倒台乃至开启新一轮政治重建之时,叙利亚危机仍处于胶着状态,成为当前中东地区最令人瞩目的热点。自2011年3月危机爆发以来,叙利亚政局持续恶化,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和平抗议阶段,第二阶段为:叙利亚反对派逐渐成势、国际干预增多阶段。第三阶段为联合国斡旋夭折、叙利亚陷入内战阶段。我认为叙利亚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以及外部干预固然是引发叙利亚危机的重要原因,但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叙利亚危机的根源深植于其国内多种矛盾的长期积累。原因一、2000年巴沙尔上台后,将发展经济视为重中之重,开始加强经济自由化改革。这些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叙利亚的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经济垄断问题和腐败问题在叙利亚本国是非常严重的。相继的劳动力过剩,失业问题,旱灾大大损坏了工人的利益。第二个原因:巴沙尔政治改革的滞后削弱了其对国家的控制力。在巴沙尔的改革举措中,经济改革始终是重点,政治制度和行政机制改革则明显滞后,这就导致民众对叙利亚政治体系的忠诚度下降,政治合法性危机凸显。而叙利亚经济改革引发的经济危机传导到政治领域,产生了叠加效应,最终引爆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原因三:巴沙尔宣扬的阿拉伯主义和叙利亚主义与政治现实相矛盾,导致民族建构以失败告终。无论叙利亚内战的结果如何,复兴党垄断叙利亚政权的局面将一去不返,叙利亚各派政治势力将进行新一轮的“洗牌”,其国家建构的前景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对于现在叙利亚的局势展望,我个人认为,叙利亚当局政权短期内仍能支撑,但下台的结局已不可避免。目前的阿萨德可谓进退两难